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中央銀行17日召開首次第2季理監事聯席視訊會議,決議利率維持不變,「連五凍」維持在1.125%,同時上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至5.08%。楊金龍表示,貨幣政策基調維持寬鬆,通膨仍屬溫和階段,但未來通膨須留意高公共債務、低利率兩大風險,此次會議罕見針對4月坊間出版一本書,發出「澄清稿」報告,對諸多不實指陳,特別澄清。
編按:美國聯準會(Fed)預估2023年就會開始升息,較先前預期的時間點還早,FED政策轉向後,主要各國央行嚴正以待,各國央行措舉與表態整理如下:
金管會昨(17) 日宣布7月起將有七大新制上路。其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主張「台股不能只靠一檔護國神山台積電」,他力推140檔冷門股造市制度與「台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都將在7月如期上線,能否為台股挹注新的資金動能,備受矚目。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美俄峰會,拜登將與普京討論人權、民主、外交、網路攻擊、軍事戰略、烏克蘭戰爭等一系列話題,拜登表示俄羅斯正試圖破壞跨大西洋團結,而美國正在遭受越來越多的惡意網路活動,除了恢復兩個駐外大使,兩國之間幾乎沒有明顯的合作領域。
編按:美國聯準會(Fed)17日公布,維持基準利率於0-0.25%不變,並將每月繼續購買1,200億美元的債券。分析師指出,在低利率、寬鬆貨幣政策和亞洲買盤帶動下,國際金價未來一年可望回升至每英兩2,000美元。亞洲新興經濟體累積的外匯存底,已達到最高水準,有力道緩衝因應Fed緊縮貨幣政策後引發的市場動盪。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美國的問題在於,其保護主義是一種政治上可以接受、但卻無法有效替代設計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手段。
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的決策會議為美國經濟復甦進展的喝采,並暗示已為此開始思量收回刺激措施的時機,官員已開始談論何時、及如何開始縮減購債措施比較恰當,並預估2023年就會開始升息,較先前預期的時間點還早,整體政策立場偏向溫和鷹派。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16日表示,美國不會同意給予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任何形式的特殊待遇,因認為這些待遇將削弱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