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在美國總統 川普 的見證下,台積電董事長 魏哲家 3日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不但規劃建造3座晶圓廠,還會在美國設立研發中心;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表示,美國第一廠僅有4奈米製程,而第二廠今年也才要開始生產,不是那麼快就可以開始進行,「我保證2奈米跟1.6奈米,明年不會到美國生產。」

法新社引述專家分析報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半導體開徵關稅,台灣面臨維持台積電 (2330) 霸權和避免新關稅的兩難處境。川普第二任期以來,以「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改善貿易逆差」為由,宣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一系列關稅。 川普政府2月19日宣布,將於3月對半導體徵收關稅,稅率從25%開始。

巴黎人工智慧(AI)行動高峰會於2月11日落幕,然而全球AI治理出現明顯分歧。包括法國、印度、中國在內的61個國家共同簽署宣言,但科技強國美國與英國選擇不加入,凸顯了全球在AI發展路線上的重大分歧。

美國總統川普9日表示,將針對進口美國的任何鋼鐵、鋁課徵25%關稅,並預告本周還會發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措施,鎖定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國家,中國、印度以及台灣等國皆成目標。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美後,川普總統提出由美國接管加沙地帶的計劃,引發要求巴勒斯坦人遷移的爭議。此提議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美國則辯稱計劃為重建加沙的臨時措施,相關問題的長期影響和解決衝突的可能性引發廣泛討論。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1日簽令,4日起對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加徵10%關稅,且川普亦有意對半導體課以重稅, 外界認為,可能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對此,經濟部表示,將協助我國業者因應國際情況,進行產線調度與投資布局,半導體方面,經濟部重申,「美國設計、台灣代工是台美雙贏模式」,後續將與美溝通合作,確保台美互利發展。

川普競選時承諾,第二個總統任期會將進口稅重新置於經濟政策的中心。他在2月1日邁出一中步,簽署行政令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新關稅自2月4日(周二)零時一分生效。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簽署了多項行政命令,試圖迅速推動其主要競選承諾的落實。其中,對移民的嚴厲打擊和撤銷部分氣候友好政策備受關注。然而,總統權力亦有其局限——在某些情況下,他的計劃在落實前仍需克服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