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擬投資英特爾600億元 成前十大股東

日本科技投資公司軟銀集團今天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入股英特爾,成為該公司前十大股東。據傳川普政府也正考慮入股10%,協助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巨擘。
英特爾同時擁有晶片設計、製造、封裝與測試能力,定位為整合裝置製造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IDM),曾是全球的IDM龍頭,現在還是全球PC與伺服器領域的最大CPU製造商。然而,它的製程落後台積電,手機領域則由Arm架構壓倒性領先,再加上缺乏彈性及創新緩慢,而使得該公司停滯不前。
英特爾為美國半導體業的核心,可確保先進晶片製造不完全依賴台積電或三星等外來業者,也象徵著美國的科技競爭力,在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中,英特爾即是最大的受益者,亦被列為美國的國防供應商,都顯現出美國政府對於英特爾的支持。
軟銀砸 20 億美元下注,逐步深化美國合作
軟銀在全球晶片和 AI 市場的地位日益提升,除了持有 Arm 的多數股權,並計劃以 65 億美元收購 Ampere Computing,還參與了 OpenAI 的百億美元融資與美國超大型資料中心計畫 Stargate 的建設。因此,對軟銀而言,入股英特爾不僅是增加晶片資產配置,更可能是與美國政府加強合作、深化其在 AI 基礎建設中的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此舉是軟銀創辦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積極向川普示好以來,在美國進行一系列投資和商業交易中的最新一項。
孫正義在與英特爾(Intel)發布的聯合新聞稿中表示:「這項策略性投資反映了我們的信念,即先進半導體製造與供應將在美國進一步擴大,而英特爾將扮演關鍵角色。」軟銀將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購入英特爾普通股。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資料,軟銀將成為英特爾第6大股東。
也根據彭博(Bloomberg News)和「華爾街日報」等美媒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股份,以振興這家晶片製造商與美國半導體產業。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透過聲明表示,這項最新交易展現了英特爾與軟銀的緊密關係。他指出,軟銀「走在許多新興科技與創新領域前端,和我們一樣致力於推進美國的科技與製造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