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由經濟部主導的泛官股售電公司將在10月成立,該公司成立目的為調節風電市場供需 , 明定統購上限為區塊開發3-1期、3-2期之2成發電量,將會「 分包販售 」,年期包含15年、20年、25年,並增加「 遠期契約 」設計。經濟部強調,泛官股售電公司不涉及光電交易,且買家資格(年用電量)將會有所限制,以解除日前業界對公司「與民爭利」的疑慮。
雲林縣政府日前發函經濟部能源署,要求制定光電籌設審查統一標準,並納入綠電總量管制。經濟部19日表示,已彙整太陽光電電業審查相關資訊與文件,統一公開於「太陽光電單一窗口」網站之系統設置流程頁面,未來規劃希望與法務部、農業部與光電主要推動縣市成立跨縣市溝通平台,精進申設程序與審查規範,確保光電申請開發制度化。
雲林縣政府日前發函給經濟部,要求納入再生能源的「總量管制」,並且要有統一的審查格式,在中央改進之前,將暫緩核發再生能源發電廠設立同意函。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表示,已要求能源署與地方政府多溝通。有業者表示,地方與中央在綠能政策上意見不一致時有所聞,如今衝突浮上檯面,就怕未來產生連鎖效應,令對中央政策已有不滿的地方政府群起仿效,呼籲中央應盡快採取作為,解決地方政府的不滿,避免影響未來廠商的佈局。
歐盟在今年7月26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爭端解決磋商,認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關聯政策有違反WTO的「不歧視進口商品和服務」之基本原則。經濟部長郭智輝11日接受訪問已經表示,磋商小組將朝「打開國產化限制」的方向展開談判。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以賴清德總統作為召集人,邀請中研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並納入產、官、學及民團代表共24位委員。屆時會中將由環境部長彭啟明以先前與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公布的報告「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為基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以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台灣2035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
針對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鬆口朝開放方向研議的進程恐怕得加快。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3-2期選商結果出爐後,歐盟上月26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諮商請求,質疑台灣國產化規定造成不公平競爭,對此,經濟部火速發布新聞稿表示,已經啟動溝通機制,且已透過駐外單位先進行說明。
「台電開發第四接收站恐涉及環境敏感區,呼籲環境部在台電補件前,不應該急於進行環評!」針對農業部撤銷基隆市政府廢止四接開發許可證的行政處分,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受訪時表示,台電的開發證明文件尚未送齊,環境部應該等台電補件後,才能啟動環評程序。
經濟部能源署昨(19)日預告《電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針對放寬現行綠電交易限制,修法聚焦三大重點,一是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之間可做交易;二是將併網型儲能、需量反應參與電力交易交易平台等新型態電業納管;三是確保「電力交易平台」運作的中立與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