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Christian Whiton)4日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為題發表投書,直指現行民進黨政府因許多失策導致與川普政府漸行漸遠。對此,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美國智庫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今(5)日在社群平台X提出6點分析指出,他認為總統賴清德的對美政策完全是自己的主張。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為題在個人部落格上 發表專文 ,立即引發眾多國際關係學者關注,一日之內輿論四起,本文將帶您快速回顧惠頓的論點,以及各方視角,並附上個人觀點。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 54 V DC 向 800 V 高壓直流(HVDC) 架構轉型,以滿足未來兆瓦級(MW)AI伺服器的龐大電能需求。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5號告訴CNBC,他最快將於下週公布關於半導體與晶片的新關稅, 「因為我們希望晶片在美國生產」; 他還聲稱,台積電將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8.97兆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晶圓廠。對此,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直指「 台美關係 異常緊張」,更點名 川普 有意對台灣 晶片 祭出破壞性關稅,讓台廠與台股投資人全都繃緊神經。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的談判小組,備極辛勞,如果能談到這樣的條件,相當不容易,要給予肯定。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八 月將上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簽署 行政命令 ,而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高於日韓的15%。對此,總統賴清德今(1)天上午回應,台美雙方簽有保密協定,在未確定最後稅率前,雙方不得公布談判細節;未來談判完成後,攸關國會部分一定會向國會報告,取得國會同意,也希望在野黨能多給予談判團隊支持。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的8月1日期限即將到期,美國總統川普已經陸續與美國前十大貿易赤字的國家達成貿易協議,或者公布其關稅數字,目前唯獨少了台灣;有涉外人士分析,川普政府已經進入要求各國用巨額投資換低關稅的階段,就看台灣願不願意接受。

根據金融時報與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考量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不允許賴清德過境紐約,原先傳出8月的過境安排因而推遲。目前為止,總統府維持近期的論調,表示賴清德目前沒有海外訪問的規畫;美國國務院則表示,不評論假設性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