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歐盟CBAM將再掀大國氣候博弈

              二○○五年歐盟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定價體系—排放交易系統(ETS)。

雖然碳定價可以鼓勵工業脫碳,但也有碳洩漏的風險,因為有些歐盟高汙染企業會遷到他國。歐盟利用對某些行業的免費配額來減低碳洩漏,但隨著氣候嚴峻及減碳野心增大,歐盟委員會決定逐步取消免費配額。

二一年七月,歐盟宣布「適合五五」一攬子計畫,其中包括歐盟將以ETS的拍賣價格為參考,對涉及的進口產品徵收碳排放費用,稱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CBAM最初將使用於碳洩漏風險較大的五個排放密集型行業的進口,包括水泥、鋼鐵、鋁、化肥和電力等。

預計從二三年開始,歐盟將要求進口商報告上述產品的碳排放量,並建立監測、報告和驗證系統,以了解產品之完整碳足跡。CBAM決定將於二六年全面實施,屆時這些產品的歐盟進口商將需要獲得CBAM當局的授權,並需購買與在歐盟生產貨物所支付的碳價格相對應的碳證書。

CBAM會給進口商帶來沉重的負擔。當歐盟ETS逐步取消免費配額,並實施更嚴格的排放上限時,CBAM證書(與ETS掛鉤)的價格就會大幅上漲。此外,CBAM涵蓋的商品可能會擴大到歐盟進口的製成品和運輸服務,並可能將使用電力的間接排放包括在計算中。再者,實施測量、報告和驗證嵌入式排放(Embedded Emissions)所帶來的技術和行政管理費用將非常高。

巴西、中國、印度和南非在二一年四月氣候變遷基礎四國會議結束時正式表達了對CBAM的強烈反對,認為應對氣候變遷的任何措施都必須符合多邊貿易規則,不得對國際貿易施加任意限制,形成新的貿易壁壘。俄羅斯亦反對,同時澳洲也認為,歐盟正在將其內部標準和國內碳稅強加於世界其他地區,明顯歧視澳洲等國家。

CBAM也可能與聯合國氣候公約關於「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衝突。因為CBAM將歐盟ETS作為所有國家對歐盟出口的共同基準,任何國家都可能因為沒有實施像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那樣嚴格的氣候政策而受到懲罰。歐盟明顯期望採用碳定價來展現布魯塞爾效應(Brussels effect),也就是歐盟企圖單方面規範全球碳市場的碳定價制度。

但是全球經濟遭受新冠疫情、俄烏戰事等地緣政治影響,全球貿易體系已經非常脆弱,歐盟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飆漲之際推動CBAM,儘管有維護環境之理由,但勢必引發WTO訴訟,甚至遭受各出口國之抵制報復,前途充滿國際複雜性挑戰。CBAM之實施將再度掀起貿易大國之氣候博弈。

(作者為退休教授)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