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創新反思台灣處境 / 張善政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單靠技術創新,而是在於能夠將理論實作於晶片中,並結合台積電的製造能力,進一步打開市場,所以科技的發展關鍵不僅是創新,而是市場是否能夠支撐,若未來市場無法支撐這波AI浪潮,相關產業也可能面臨泡沫化風險。

張善政分享,自己在1977年赴美攻讀博士時即開始接觸電腦繪圖領域,當時NVIDIA尚未成立,但已有初步的理論基礎,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單靠技術創新,而是在於能夠將理論實作於晶片中,並結合台積電的製造能力,進一步打開市場。

「我從當時看著這個產業一路走來,非常清楚,很多公司技術不差,但撐不過市場壓力就消失了。黃仁勳能走到今天,是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市場的選擇。」他表示,科技的發展關鍵不僅是創新,而是市場是否能夠支撐,「沒有市場,再好的科技也難以存活。」

談及AI崛起,相較於Internet與GPS等技術是在美國國防部主導下起飛,AI則是民間投資所驅動,如OpenAI等公司目前仍未獲利,卻獲得大量資金挹注,這說明了市場對未來潛力的高度期待。不過,若未來市場無法支撐這波AI浪潮,相關產業也可能面臨泡沫化風險。「科技轉變帶來巨大機會,也伴隨淘汰的挑戰。身為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我們既感幸運,也需謹慎面對。」

延伸閱讀: 打造動盪時代的韌性供應鏈

(黃齊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理事長)

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全世界捲入超級風暴漩渦,既是灰犀牛、又是黑天鵝,因為沒有人預期其會祭出如此極端的手段,絲毫沒有軟化跡象。對於以外銷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而言,川普全球政經秩序重組徹底打亂了供應鏈布局,未來必須要有新的生存戰略。

在去全球化潮流下,傳統供應鏈已成斷鏈、碎鏈格局。世界各國以國安為由紛紛建立自己生產製造能力後,供應鏈進一步演化成短鏈趨勢。除此之外,在人工智慧和ESG趨勢下,供應鏈又轉型升級成智鏈、綠鏈。這些因素導致成本大幅增加,促成傳統供應鏈的死亡。

這些改變即使對於大型企業如台積電、鴻海來說,都是管理上極大衝擊及挑戰;對於台灣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更好比不可能的任務。現在所面臨的是典範轉移,川普作風完全不同於過去,因此傳統經營策略徹底失效,企業必須不按牌理出牌。現在戰略比戰術重要,重點在於未來方向及關鍵,在於做什麼事、放棄什麼事。

綜合來說,企業可以思考的選項有以下幾點:

一、建構海外平台。面對「去全球化」洪流,台灣企業必須「再全球化」。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打造海外平台開始,這不只是營運的新據點,也是資源整合的工具。在許多外商眼中,台灣並不國際化,法令也不夠友善,因此企業需主動走出去。美國當然是重點,但也可以其他地點如新加坡,做為區域營運總部或控股公司。如果做最壞打算,企業應在台灣以外再複製一個台灣。

二、加速智慧轉型。未來懂得使用AI的企業將拉開和不懂使用者之間差距。AI可加強跨國單位彼此溝通,像數位孿生可以實現智慧製造3.0,AI代理人可以簡化工作流程並提高產出質量。台灣應該加速打造AI應用的生態系,才能快速邁向國際。

三、廣泛策略聯盟。未來面對全球挑戰,沒有企業擁有所有資源,一定要合縱連橫,優勢互補、創造綜效,包括異業、異地結盟。最近十八家半導體中小設備材料供應商,組成德鑫控股前進美國,就是一個例子。企業可從技術、業務合作,走向股權、策略合作。

四、連結全球人才。台灣由於超高齡社會及少子化,人才是稀缺資源,台積電和半導體產業在台灣進一步形成排擠效應。企業宜提早培養人才,專門為海外業務所用,否則即使未來有資金,也動彈不得;當然也要同時善用AI,探討人機協作新模式。

五、深耕低碳戰略。台灣在全球排碳領域,位於末段班,反觀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標準制定者。企業如果綠色思維不能和國際接軌,未來註定是輸家;未來連接國際,會有很多新成本產生。

六、規劃產業金融。資金會追隨資源整合者,過去台灣企業一向不擅資金運作;全世界有很多資金,願意支持台灣企業進行跨國投資併購,取代過去中國企業扮演的角色。透過基金,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倍數成長,加速海外布局。

除此之外,台灣企業還要注意兩個原則。首先是減少對政府依賴,政府能幫助企業地方除資金外很有限,在國際上也無談判籌碼,企業必須自救。其次不要過度信任美國,全球大勢東昇西降,是公認看法,台灣企業應學習黃仁勳的智慧。

相關新聞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