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氣候法提建言 工總:2050淨零排放別急入法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代表企業界向政府提「建言書」,總括七大建議案,籲政府不要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急於入法

行政院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對此,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代表企業界向政府提「建言書」,總括七大建議案,籲政府不要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急於入法,且徵收碳費應擴及所有事業與民生,針對環保署訂的每公噸100元碳費,建議分階段並滾動式檢討。

針對工總建議,不要急著將2050淨零碳排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環保署回應表示,這段期間以來與企業溝通,據工商團體內部調查,約有七、八成企業支持2050淨零碳排入法,此外立法院各黨團提案、環團、工商團體所提修法版本,立場也都一致,共識度可說是非常高。

環保署官員也回應表示,碳費將採分階段徵收,而費率、徵收對象等細節會在子法中訂定,首波對象主要鎖定近290家排碳大戶,不過業界不同聲音會納入考量,也是接下來的溝通重點。

工總表示, 為深入了解產業對碳中和的各議題及建議,去年10月曾進行「產業對碳中和議題意向調查」,彙整業界對《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意見與相關建議,並於日前向政府提出七大建言。

七建言包括:

一,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需急於入法;

二,效能標準應維持現行條文的獎勵原則;

三,刪除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以及相關罰鍰規定;

四,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需有完善配套措施;

五,碳足跡標示方法宜由建立方案組織自行訂定;

六,刪除高潛勢溫室氣體禁止或限制事項之管制條文;

七,徵收碳費制度應有完整合理規畫。

工總說明,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需急於入法,是因全球目前僅有歐盟及其他12國入法,多為再生能源或潔淨能源充沛國家,我國將邁入非核家園,且再生能源進度落後,達成淨零排放目標顯有困難。

針對第三項建議,工總說明,若是取得碳權才能抵換,以國內目前環境,減量額度根本不足,政府也未開放可以取得國際額度抵換,若要求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等同於限制產業發展,採「罰鍰」恐不利產業發展,因此建議刪除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以及罰鍰之規定。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