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鋼筋、水泥業者打頭陣 2024公共工程減碳新規上路

為達2050淨零碳排願景,工程會決定從採購契約下手。行政院工程會副主委葉哲良指出,明年起,公共工程採購全面納入淨零碳排強度,首階段以材料面的業者自我宣告為主,由營造業裡的鋼筋跟水泥業者打頭陣。

按規劃,明年起所有政府電子採購網,都將新增「減碳」欄位,強制部會填寫新建工程預估碳含量(蘊含碳),若沒填就無法完成採購程序。

正研議中的公共工程碳含量「標準」,主要從已知碳排資料抓出平均值,當作屆時填寫量的檢核標準。工程會原傾向推出公共工程計算淨零碳排指引,後考量各部會工程類別差異很大,交由各部會自訂計算指引或是手冊。

據統計,近五年來,每年公共工程決標件數介於2.8萬件到3萬件,預計每年將有約3萬件標案,需估算出公共工程的碳排量。以金額來看,去年工程採購決標總金額更高達8,318.6億元,採購納碳排影響很大。

官員補充,一旦開始要求機關估算碳排量,機關就要去找廠商詢問資訊;如果能從設計端開始用比較減碳的水泥跟鋼筋,就能從市場機制迫使產業端研發多點減碳原料,以利政府採購,達到正向循環。

但因碳足跡概念剛起步,未來機關估算的碳排量,會跟竣工後實際碳排量比對,得出偏離值,並把數據納入資料庫修正,當數據愈來愈多,就可以讓機關更精確修正預估數值。

葉哲良表示,首階段以業者自我宣告為主,中鋼與亞泥、台泥可望先上陣,計算出製造時的蘊含碳,和使用後的營運碳,藉由採購契約揭露,促使其他建材業者跟上;第二階段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2026年開始以市場機制促使業者實施減碳。

工程會估算,台灣一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為27,515.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公共工程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9.78%。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