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即將展開 首度聚焦糧食生產

聯合國氣候峰會本周登場,各國將首度正式評估在2015年締結巴黎氣候協定迄今的抗暖化進展,今年會議也將聚焦「永續農業與糧食生產」,不僅各國領袖將宣布減少甲烷排放的計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將首度提出如何讓全球糧食生產遵循巴黎協定目標的路線圖,牽動農業投資決策。

 

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預定11月30日~12月12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舉行,近200國的逾7萬名代表都將參與,共商避免人為氣候變遷、適應氣溫升高之道。

今年將是各國在簽署巴黎氣候協議、承諾限制地球均溫相較於工業化時代前的升幅在攝氏2度以內、甚至追求限制升幅限制於攝氏1.5度內的目標後,首度正式評估迄今的抗暖化進展。由於結果將是眾所周知的「還不足」,料將加重各國加速行動的壓力。

儘管跨國氣候會議向來因糧食安全等敏感度考量,避開農產品議題,但今年阿聯試圖從正式談判以外的管道推動一些倡議,並已呼籲各國簽署宣言,承諾把糧食轉型納入國家減碳與適應計畫。

FAO建議,開發程度最高的國家應限制對肉品的過度消費,而開發中國家也應改善畜牧業品質,鼓勵開發中國家農民提高畜牧生產力與供應的永續程度,這些建議也將涵蓋糧食浪費與肥料使用等議題。

FAO的指引意在傳遞明確訊息給各國政府,雖然不具法律約束力,預料將牽動影響各國政策與投資決策,推動食品業朝減碳轉型邁進,但富裕國家政界向來不願推動目標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政策,因此對投資圈的影響可能較大。

投資人網路FAIRR倡議投資主管康德絲說,FAO提出的路線圖有望提供畜牧業者及其投資人「共同的前進方向」,讓企業和投資人更清楚如何規劃轉型。

今年峰會的另一關鍵議題為氣候融資,也就是幫助窮國對抗暖化的損失與損害機制,各國代表將尋求敲定2025年後的氣候融資共同目標。

相關新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
中國經濟疲軟跡象延續至8月份,加大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近期增長的緊迫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經過在西班牙馬德里為期兩天的激烈貿易談判,美中雙方談判代表在15日宣布「已就TikTok問題達成框架協議」,...
中國大陸今個10月特別,即 中共 政治節日十一,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同在月初的「黃金周」中, 在雙節之外,還有一件政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