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 美眾議院首辦中國問題聽證會 稱兩國關係決定本世紀生活樣貌

美國眾議院2月28日舉辦了「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赦委員會」(簡稱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首場聽證會,主席蓋拉格開場表示,美國未來10年的政策,將為未來100年奠基,美國對中國一廂情願的時代已經結束。 

明言改變對中政策 二十一世紀新課題

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由24名成員組成,包括13位共和黨議員及11位民主黨議員,並由共和黨眾議員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擔任主席,此場聽證會聚焦討論中國的人權、商業和軍事政策問題;該委員會稱,這些政策對美國的利益和價值構成了挑戰。

加拉格爾表示,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努力說服美國民眾為何應關注與中國的競爭,並「有選擇地使美國和中國的經濟脫鉤」。他強調,中美關係「一廂情願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未來10年的政策,將為未來100年局勢奠定基礎,美國必須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

該聽證會共有4名證人出席,包括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時期的白宮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和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中國異議人士魏京生的前秘書童屹,以及美國製造業聯盟(AAM)主席保羅(Scott Paul)。

前二位聚焦討論中國所帶來的整體威脅及軍事問題;長期從事民主活動的童屹,則關注人權問題,講述她於1990年代被判擾亂社會秩序後關進中國勞改營的日子;而保羅則為聽證會帶來商業視角,呼籲美國應結束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

助長反亞裔情緒?以自由保護人權

華爾街日報報道引述了參與籌備此次聽證會的人士說,雖然大部分證詞和分析已不是第一次聽說,但該委員會的陳述意在傳達一種強有力的信息。此次聽證會在晚間舉行,以吸引更多公眾關注,聽證會上展示了有關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和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失的圖片,以及記錄中共的壓制性政策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關於讓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願景的影片。

對此,部份民主黨國會議員擔心,該委員會的成立可能助長美國國內的「反亞裔情緒」。博明在他的證詞中寫道,委員會必須藉由「站起來反對國內的偏執和歧視」來保護美國華人的權利,「還要保護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的中國公民,使他們能夠享受自由,這些自由使美國的生活方式與今天中國日益壓抑的氣氛截然不同。」

 

(首圖來源:美聯社)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