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會決議不設環保專業法庭 未來仍待評估

環境訴訟案件近年屢受矚目,司法院法務部環保署、經濟部去年曾研商設置環保專業法庭的可行性,但後來決議沒有設置必要性,近期也未再研商,環保署表示,現有機制已可專業審理,未來要看司法部門認為有無需求再來考量。

環保署表示,目前環境訴訟案件有分門別類,若刑責跟刑法有關就到刑事法庭審理,跟行政法規有關就到行政法院,先前曾跨部會研商是否成立環保專業法庭,是特別針對民事案件討論,此類訴訟多半為公害糾紛,不過後來考量到法院人力配置問題,加上中央、地方政府都有裁決委員會的機制,協助處理民眾的公害糾紛,且通常可調解成功,因此真正進入法院的案件不多,因此沒有考慮成立環保法庭。

針對外界質疑法官環境專業度,環保署表示,法官遇到有專業需求的案件時,可以尋求第三方諮詢,例如請教授、專家或學者協助判斷跟評估,環保署也會提供足夠的證據力,但最後審理還是要由法官自由心證。

至於未來是否可能重啟設置環保法庭的討論,環保署表示,要由司法部門評估,特定案件是否多到需要專業法庭審理,例如目前家庭糾紛案件數量已經超過法庭可以負荷的量,因此才會成立家事法庭。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