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 日本八家企業聯手 開發2奈米製程

為了建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日本宣布由豐田汽車、NTT和索尼集團等8家日企,合資設立新企業 「Rapidus」。對此,日經亞洲稱,鑒於過去日本政府插手的半導體投資案大都以失敗告終,未來能否重振日本半導體,仍需觀察。

Rapidus目標趕上先進製造 強化日本半導體

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11日在發表國產先進晶片戰略時表示,這家新公司將被命名為Rapidus,將嘗試建立用於超級電腦和AI的新一代半導體生態系,整合豐田汽車、NTT和索尼集團等8家企業,由日本政府補貼700億日圓,8家公司將投資73億日元,預料將從事研發及製造用於量子電腦、人工智慧(AI)的先進晶片,目標是從2020年代後期開始生產2奈米以下晶片。

西村康稔說:「在AI、數位產業和醫療保健等領域,發展新的尖端技術,半導體將成為關鍵的零組件。」「藉由與海外研究機構及產業合作,特別是美國的機構,我們想透過產學合作,強化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基礎。」

與此同時,日本和美國也有共同開發先進半導體的計劃。日本2022財政年度的第二個補充預算案中,已經提出大約3500億日元用於發展日美合作的研究中心。該中心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成立,將與日本國內和國際企業及研究機構合作,候選者包括美國的IBM和比利時的研究機構imec。

避免重蹈覆轍 成效待觀察

對於日本重振半導體往日繁華的計畫,日經亞洲直言,日本過去充斥著政府對半導體投資失敗的案例,許多在 2000 年代和 2010 年代啟動的高級開發項目都以失敗告終。2006年,東芝、日立和瑞薩電子成立了政府支持的聯合晶圓代工廠,卻因3家企業無法協調,投資項目約半年就分崩離析。

另外一例就是,由日立(Hitachi)、NEC 和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創建的記憶體公司爾必達(Elpida Memory),儘管獲得政府救助,在經歷了昂貴的投資熱潮後,於 2012 年申請破產。新企業Rapidus 能否避免重蹈覆轍,需要觀察。

相關新聞

共同社7日報導, 日本 首相 石破茂 召開記者會,表明將辭去其兼任的 自民黨 總裁(黨魁)職位。他說,美日關稅談判已告一段落,...
國際投資大行高盛近日發表報告表示,儘管中國大陸自15年前開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來進展緩慢,...
美國法院對Google的反壟斷案作出裁定,結果讓科技產業再度掀起討論。美國法官梅赫塔(Amit P. Mehta)本週二做出裁定:...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先後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九三閱兵,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26國領袖見證下,發表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