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 太平洋島國齊要求賠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屆締約方大會(COP27)本月6日在埃及海濱度假勝地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登場,主辦單位表示,全球已有約三萬五千人報名出席,包含各國元首、談判代表與公民團體等,其中太平洋島國領袖們就受到氣候變遷與海平面水位上升的影響發言,敦促至今尚未到場的碳排大國美國、中國領導人付諸行動,期望各國將承諾化為行動。

本屆峰會的氣候談判聚焦「損失與損害」,這是用來賠償各國無法避免或「適應」的成本,然而相關議題的討論已停滯多年,主因在於爭取的國家多半為開發中國家,並指責氣候變遷大多為富裕國家如美國、歐盟排放所造成,它們現在應付出代價,以緩解受到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影響國家的災害。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致詞表示,氣候變遷造成的災難與俄烏、非洲等地爆發的戰事規模「完全不同」,世界各國因氣候變遷面臨的災難日益嚴峻。

馬爾地夫副總統費薩爾·納西姆(Faisal Naseem)提到,氣候變遷正在重塑該島國賴以生存的海洋,當地漁夫必須航行到更遠處才能收捕漁獲,而季風帶來的破壞卻愈發嚴峻,暴風和洪患造成大批人命與財產損失,而知名的珊瑚礁景點則是「命在旦夕」。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Tonga)則因為今年海底火山群活躍產生更多問題,「流離失所已經成為我國人民的特徵」,這些太平洋島國領袖們敦促碳排大國,在2年內將提供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融資增加一倍。他們認為在適應上升的海平面與越來越猛烈的風暴方面,這些資金有其必要,但他們所談論的解決方案仍然遙遙無期。

太平洋島國的鄰居澳洲則因為新政府的上任,使能源部長波溫(Chris Bowen)與新的勞工黨政府重新定位澳洲為一個可再生能源強國,並與太平洋國家共同申辦2026年聯合國氣候峰會,波溫表示這是與「太平洋家庭密切合作的機會」,新任政府將尋求與太平洋國家共同申請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以幫助提升太平洋國家被看見的機會,爭取國際社會採取更多的氣候行動。

相關新聞

Nvidia正陷入中美科技戰漩渦,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監管機構近日指控其違反《反壟斷法》,...
輝達(Nvidia)計劃斥資最高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投資OpenAI,協助其在美國建設用電規模至少10吉瓦(GW)...
韓國總統李在明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若依照美方目前提出的條件進行3,500億美元投資,韓國恐面臨類似1997年金融風暴的危機。他強調,...
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一年前發佈的歐洲競爭力報告中提出了383項建議,但僅有少數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