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談判前 陸金融三巨頭 組合拳穩經濟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以及多項增量政策展現大陸經濟韌性和工具靈活空間。另一方面,美國聯準會8日公布貨幣決策,市場預期在關稅帶來不確定因素下,聯準會將減少今年降息頻率。
7日陸股開盤前,人行行長潘功勝率大陸金融監管高層宣布新一波穩增長的增量政策,在價格、數量和結構三路並進加碼貨幣寬鬆。人行等金融監管機構在去年9月時隔九年之後再推出「雙降」等重磅寬鬆政策,帶動大陸經濟和資本市場明顯復甦。
潘功勝7日提出的主要政策涵蓋數量型、價格型、結構型三大類共10項主要政策。數量型政策的降準分為兩部分,首先是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兆元。其次,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5%調降至0%。
價格型的降息也分為三部分,一是5月8日起將7天期逆回購政策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降至1.4%,其他政策性利率也同步下調,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進一步降低資本成本。二是降低結構貨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三是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在結構型政策方面,潘功勝表示將鎖定科技創新、擴大消費、農業、普惠金融等領域,擴大部分存量工具的額度,並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行推出最新貨幣政策之際,正值中方釋出中美經貿高層會談訊息。從政策覆蓋面之廣,可看出中方不只著重在穩增長,更是為中美談判爭取更多籌碼和主動權。
此外,聯準會在經過兩天FOMC會議後,今天凌晨公布最新貨幣決策。由於美國經濟韌性導致決策官員者將在更長時間維持利率不動,貨幣市場預計聯準會今年僅有3次降息,每次降幅一碼。
延伸閱讀:
陸金融三巨頭 組合拳穩經濟
大陸金融三巨頭7日再推出穩經濟「組合拳」。除了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準降息釋放流動性之外,三巨頭首長都強調要擴大內需,力挺消費與推展新興科技,分別推出穩車市、穩房市、促科創等相關政策,向市場展現穩定經濟成長的決心。
大陸政府日前公布第一季GDP年增率為5.4%,優於市場預期,但4月2日在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壓力後,市場預計負面影響將在第二、三季浮現。儘管中美7日稍早曾釋出高層官員將在瑞士會談的消息,但撇除外部因素,大陸消費不振、房市低迷等問題仍拖住經濟後腳,擴大內需仍是大陸政府穩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綜合陸媒7日報導,人行行長潘功勝、金監總局局長李雲澤及大陸證監會主席吳清7日上午連袂出席「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記者會。潘功勝在介紹數量型、價格型、結構型三大類共10項政策時,提到穩車市與擴大設備更新相關政策,表示要階段性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降至0%。
潘功勝指出,這兩類機構直接面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等領域提供金融支持,降低存準率後,可有效增強這兩類機構面向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擴大民眾消費意欲。
穩房市方面,潘功勝宣布,將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調整。預計每年將節省居民公積金貸款利息支出超過人民幣(下同)200億元,有利於支持居民家庭剛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市止跌回穩。
李雲澤也表示將加快完善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配的系列融資制度,包括房地產開發、個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貸款管理辦法。
在促進科技發展方面,潘功勝表示,將再加碼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從目前的5,000億元增加至8,000億元,持續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還新。此外,將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為科技創新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的科創債券融資提供支持。
證監會: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流陸港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7日上午表示,要維護中國企業在境外市場的正當利益,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陸港市場。中國金監總局則力推八項增量政策,包括涉及保險資金入市,以及將股票投資風險因數調降10%,藉以活化A股市場流動性。
在人行、金監總局與證監會連袂放出利多大招,加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本周將在瑞士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下,市場情緒大振,A股各類股普漲;香港恒指開盤大漲500多點,網科、房產、金融股強勢。但此後逢高賣壓出籠,加上國際間利空消息不斷,陸港股指漲幅收斂。
綜合外媒7日報導,中國三大金融監管機構7日聯合舉行記者會,吳清指出,證監會將大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並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步推進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他表示,外資持有陸股流通市值穩定在人民幣3兆元左右,證監會將推進資本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並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陸港市場。
吳清表示,對於確受關稅政策影響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權質押、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方面進一步增強監管,幫助紓困解難;全力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支援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報導稱,在證監會宣布支援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後,7日陸股盤後已有10餘家券商正積極籌備科創債申報和發行,約人民幣(下同)160億元的證券公司科創債可望近期落地。
另外,中國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也表示,將推出八項增量政策,其中包括將償付能力規則中股票投資的風險因數進一步調降10%,並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為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中泰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葛玉翔表示,這次調降10%或將帶動增量資金規模逾1,300億元。
中美經貿會談 瑞士登場
中美關稅戰終於出現轉機,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談;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本周也將與中國對口官員晤談。外界預期,中美對話若能取得進展,可望為兩國元首「川習會」進一步鋪路。
自從4月份關稅戰持續升溫下,在美方不斷放話但中方始終緘默情況下,中美何時談判成為「羅生門」,如今終獲兩方證實。
外媒7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預期中美雙邊將討論大範圍關稅下調,並就特定產品的關稅豁免、美國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等政策,以及美國出口管制清單等議題進行協商。Fox引述貝森特在The Ingraham Angle節目中指出,本次會晤目標是討論緩和局勢,而非達成重大貿易協議,「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很多接觸點」,先緩和局勢,然後才能前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7日也強調,美方近期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中方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都是行不通的。
本次會談地點在中立國瑞士,外界預期,若中美官員就貿易政策對話順利,有望促成兩國元首在今年稍晚的會晤。稍早外媒報導習川會可能於6月舉行「生日峰會」,但在4月關稅戰開打後在雙邊態度強硬下,外界已將習川會面的可能時間推遲至11月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