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弱勢更弱勢 環團:碳費應用於推動「公正轉型」

政大今天舉辦「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等各界專家聚焦碳費及碳稅議題,環團指出,未來應監督碳費收取後的實際用途,與其優先分配給排碳大戶,更應用來推動「公正轉型」,未來面臨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的過程中,才不會讓弱勢更為弱勢。

目前溫管法修法草案當中,氣候相關政策的最高協調機關為行政院永續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說,環保署雖然於2015年公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但依照目前行政組織架構,環保署難以督促各部會落實減碳工作,因此現在才有必要重新檢討、修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林彥廷說,應設立類似行政院科技會報的「行政院氣候變遷會報」,由行政院指揮,並如同科技會報掌握科技預算一樣,氣候變遷會報也要掌握相關氣候預算、碳費到整個氣候基金的規畫,畢竟未來若碳費費率變高,環保署可能難以掌握規模如此龐大的基金。

除了費率設定以外,林彥廷說,更重要的議題是「碳費要用在哪裡」,環保署過去強調會使用在減碳或調適工作上,但與其將基金優先分配給排碳大戶做減碳,更應該廣泛用於公正轉型或調適,在氣候變遷、淨零碳排的過程中,才不會讓弱勢更為弱勢。

林彥廷說,碳費目的是落實氣候正義跟汙染者付費原則,讓費率維持相當的基準,收入分配給綠色、公正轉型,乃至於地方治理、公民參與等領域,未來收費後要有良好的監督機制。

我國2030年減碳目標原訂比基準年減少20%,但隨著國際趨勢及我國宣示2050年淨零目標,環保署將於年底公布新的2030年減碳目標。林彥廷表示,根據溫管法民間版草案主張,第一就是要確保法定減量目標,因此2050年淨零排放一定要入法,至於階段管制目標,包括2030、2040年等中期目標是否也要入法,可以等年底2030年減碳目標出爐再來觀察,但經濟部可能是一大阻力。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
盧特尼克19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重申,美國須有在本土自製晶片的能力,且已獲白宮證實,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