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供水韌性 台灣人最不懂得用水

行政院會24日通過「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擴大再生水使用範圍不限水源短缺地區。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這將強化枯水期的供水韌性。

經濟部24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減少降雨依賴 強化科技造水「再生水與海淡水的布局」,同時也擬具「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草案獲行政院會通過,將送立法院審議。

經濟部會後發布新聞稿說,歷經百年大旱考驗後,政院於民國110年核定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推動多元水源開發,滿足至125年用水需求,目前已依產業需求,配合國土計畫陸續規劃推動11座再生水廠及6座海淡廠,其中新竹、台南等2座海淡廠已進入環評程序。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指出,去年的百年大旱讓政府體認到科技造水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今天通過的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對於新設立的產業開發案,要求依產業特性均須使用一定比例再生水,預期透過本次修法,將更穩定產業及民生用水。

草案重點為,刪除開發單位應使用一定比率系統再生水須位於「區域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的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的限制,擴大再生水的使用範圍。經濟部指出,如未來遭遇旱象減供自來水時,可提高產業用水穩定度,並降低民生供水風險,維持經濟與民生發展。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也在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蘇貞昌在院會中表示,修法擴大產業使用再生水的範圍,不再侷限於有水源供應短缺之虞的地區,強化枯水期的供水韌性。

蘇貞昌提醒,對於可以操之在己的科技造水,包含再生水、海淡水,要好好布局、大力推動,目前興辦及規劃中的海淡水、再生水廠全數完成後,未來每日可增加超過100萬噸用水,請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早日完成。

蘇貞昌強調,已交代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農田水利署,一定要致力於培育水利人才、增加其國際視野。他要求,經濟部、環保署等部會,從開發新興水源、提高調度備援、增進循環用水以減少耗水等各種經驗中累積知識,提供水力產業支持服務,增加相關水資源產品、設備和服務的商機,為建立台灣百年長遠、更好的水環境而努力。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