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大河的故事」系列之《大甲溪帶電奔流》、《高屏溪的美麗與哀愁》

大甲溪自三千八百多公尺的中央脊梁山脈奔流而下,湍急水流宛如畫刀,在地表刻出壯麗絕美的景觀,也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與人文。

台灣自經濟掛帥後,過度開發的惡果不斷顯現,土石流與河川毒化最為驚心動魄........漸漸地,一股反省的力量在匯集,彷彿呼喚溯魚回原鄉的動力。

為了對大河有更多的了解,作者走訪流域,藉文獻圖籍、耆老口述、近身觀察,其能拉近人與大河的距離並修補長期的裂痕。

這是一本認識大甲溪的入門書,也是鄉土教學的工具書,但願本書能在生態環保的漠土上,灌溉教育之苗,讓真愛河川的意識像大樹一樣茁壯。

高屏溪流域之廣,居全台之冠,其超大型地下水庫的特質,與綠色團體的護河運動的表現均極具代表性。高屏溪特有的景觀和人文風華,透過十三位作者,從玉山之源到入海的溼地,廣角又聚焦的觀照........以妙筆生花出南方大河的原始美麗與週遭人們物慾肆虐的哀愁。

本書是極為豐美的河川文化教材,也是愛鄉與具漂鳥精神者渴飲的知識泉源。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