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看時事/水資源風險管理 掌握三關鍵

2021年上半年台灣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除了衝擊民生,科學園區水車爭搶與價格飆漲的亂象也頻登新聞版面。

氣候變遷影響下,更加分布不均的降雨量,加大了台灣豐水期、枯水期的落差,以及乾旱、澇災發生的頻率與強度。WRI 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顯示,2030年台灣北部與中部將處於高度水資源缺乏的地區,水資源問題對台灣來說,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急迫與重大,深深威脅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

以科技業為例,台灣為半導體供應鏈重要國家,全球高階晶片約有90%於台灣生產,此外傳產、製造、化工皆為高度依賴水資源的產業,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狀況,企業勢必更加關注水資源風險管理。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團隊建議掌握三大重點,強化企業水資源韌性:

一、進行確實的水資源風險與機會評估

(1)透過企業自有營運設施、設置地點周邊流域、整體價值鏈的範疇界定以及盤點行動,掌握水源的來源、水質與水量,包含用水、排水與耗水量,以及從水資源缺乏地區用水的情形,辨識水議題的重大程度。

(2)善用全球水風險評估工具WRI Aqueduct或發展企業本身水資源模型,掌握所在地的水風險訊息,擬定缺水因應措施,降低營運風險。

(3)積極鑑別水資源為企業帶來的機會與衝擊,作為企業長期營運方向的重要參考。

二、永續治理中納入明確的水管理策略

(1)提高水資源事務的治理層級,透過高層單位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來推動與監督。

(2)制定水資源管理政策,其範疇可為全體企業或特定設施、業務或地區,內容宜涵蓋水資源與營運之相關性與衝擊、直接營運之水資源相關績效標準及管理承諾。

(3)除例行的製程節水外,企業也應展開各單位水資源管理指標與目標設定,如單位用水強度、用水效率、取水/排水/耗水量等,定期進行檢視與檢討。

三、掌握供應鏈水風險避免斷鏈危機

(1)除自身營運外,水資源行動可分階段擴展至供應鏈管理,透過供應商水風險評估與績效評鑑,提前辨識與部署應對措施,避免因水資源造成的斷鏈風險,危及企業營運活動。

(2)參與或發起與利害關係人水管理之合作,如循環經濟、水資源數據平台、社區議合與發展等水資源行動方案,與產業共同提升韌性與競爭力。

「珍惜水資源」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環保宣導,隨著氣候變遷的衝擊,全球面臨的水資源問題更甚從前,再加上台灣的地理及氣候條件,對企業來說水風險絲毫不亞於碳風險。另外,水循環與水資源管理的概念應擴大連結網絡與涉入深度,過去企業多聚焦於水源的取得進入生產廠區,與廠內的水循環利用處理。

然而,台灣是水資源的共同體,更大的水循環在於每個企業抑或產業與外部流域的連結,須以更宏觀的角度考量水源與最終排放、民生/工業基礎設施、環境生態系統,以及各用水機構或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互動。唯有掌握整體場域的水資源情況,產業攜手面對水資源挑戰,方能增強經濟韌性,實現持續營運與永續發展。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