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金融時報》報導,自拜登入主白宮以來,美中兩國領導人首次通過視頻連線面對面會談。習近平表示,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英國公司「Emergex」即將針對第2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展開臨床試驗,該公司發展一種易於使用的皮膚貼片,它利用T細胞殺死受感染細胞,據信可以提供比當前疫苗更持久的免疫力。
大陸國務院15日任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為國家反壟斷局局長。據大陸官方公開資訊顯示,反壟斷局轄下已同步新增競爭政策協調司、反壟斷執法一司、反壟斷執法二司這三個新司局,並擬新招募18名公務員,顯見大陸當局打擊「反攏動」的機構迎來改革和擴編。
《路透社》報導,英國央行總裁貝利表示,他對通脹前景感到非常不安,且本月稍早維持利率不變的決策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英國央行的決策讓金融市場措手不及。
COP26氣候峰會13日達成對抗氣候變遷的全球性協議,英國首相強生盛讚是向前跨出一大步,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則說這場峰會只有空話毫無成果。
編按:整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袖代表會議談話內容,共同宣言將擴大三共識:新冠疫苗公平分配、促進貿易與投資、以及環境永續等;我國領袖代表張忠謀也計對晶片問題及CPTPP發表竟見,並強調晶片短缺是需求遭低估、天然災害、物流壅塞等因素所致,而自由貿易、自由競爭的自由市場是最佳解方。
編按: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躍上6.2%,是近31年來最高,Fed官員宣稱,政策有滯後性,不該對通膨反應過度;葉倫也表示,控制疫情是緩解美國通膨的關鍵,估通膨明下半年開始趨緩。對此引發桑默斯、克魯曼辯論。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國內外通膨升溫,關鍵物件全球短缺和供應鏈一片混亂,更導致美國出現缺工、成本增加和物價上漲等現象,美國正受到30年來最大通膨影響,恐加速Fed升息 美元、黃金雙漲;英國通膨指數料11月恐再上升;日本、中國也不可避免,短期通膨影響全球,是否將造成長期性衝擊,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