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升溫 國外重點整理

編按:

綜合媒體報導,國內外通膨升溫,關鍵物件全球短缺和供應鏈一片混亂,更導致美國出現缺工、成本增加和物價上漲等現象,美國正受到30年來最大通膨影響,恐加速Fed升息 美元、黃金雙漲;英國通膨指數料11月恐再上升;日本、中國也不可避免,短期通膨影響全球,是否將造成長期性衝擊,有待觀察。

國際-美國

美國30年來最大通膨影響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攀升,10月年增率衝高至6.2%,通膨創下30年來新高!這也是連續第5個月超過5%。

破紀錄的增幅引發市場擔憂、物價大漲開始讓消費者吃不消,進一步削弱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先前主張的「暫時型」通膨立場。

數據公布後,總統拜登(Joe Biden)坦承通膨風險,並將設法平抑物價,「從一加侖汽油到一條麵包,一切都在漲價,這令人擔憂,就算薪水增加也一樣;扭轉這一趨勢是我當前的首要任務。」拜登也說,自己力推的一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將有助於改善運輸設施,化解供應鏈瓶頸問題。

美CPI發燒 恐加速Fed升息 美元、黃金雙漲

由於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攀升,使明年聯準會(Fed)升息機率大增,帶動美元與黃金雙雙大漲,美元指數周四一舉站上95大關,創16個月新高,金價則勁揚1%,創近5個月最高。

追蹤美元對6大對手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周四盤中最高來到95.10,創2020年7月以來新高;美元對歐元升至1.1459美元,同樣改寫16個月新高,美元對英鎊小漲至1.3388美元,創11個月新高。

美國CPI年增率續飆同樣帶旺傳統通膨避險資產黃金,周三CPI報告出爐後激勵金價由黑翻紅,周四紐約期金每盎司來到1,867.80美元,創6月15日以來新高價,大漲1.06%。

美公布11月消費者信心降至10年來谷底

美國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強勁回升,但關鍵物件全球短缺和供應鏈一片混亂,導致美國出現缺工、成本增加和物價上漲等現象。

物價飆漲導致美國民眾荷包縮水,11月消費者信心下滑至10年以來谷底,跡象顯示通貨膨脹已漸成總統拜登施政的麻煩。

法新社報導,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公布初步數據,美國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66.8,降幅達6.8%。

繼美國政府10日公布消費物價通膨飆升至6.2%的30年高點後,今天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這對政府施政而言不啻又是一次打擊。

美勞工薪資漲 追不上通膨增幅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最新報告指出,雖然美國經濟走出新冠疫情陰霾而恢復成長,企業人力需求增加帶動勞工薪資上漲,但通膨壓力不斷攀升並吃掉勞工薪資上升後所增加的購買力。

儘管部分產業的名目薪資增幅高於疫前,但除了休閒與餐飲住宿業外,所有產業的實質薪資增幅低於疫前水準。

報告指過去三個月來,經通膨調整前的雇員薪資年增5.4%,美國9月失業率從8月5.2%下降至4.8%,顯示勞動市場的人力供應緊張,但若把高漲的通膨率計算在內,過去三個月薪資僅年增0.6%。

該報告強調按照疫前的薪資趨勢來看,目前經通膨調整後的勞工薪資應該增長1.5%,這表示美國勞工薪資所得實際在倒退。

聯準會偏好用來衡量美國通膨情況的9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從8月的年增4.2%上升至年增4.4%,扣除食物與能源價格後的核心PCE指數年增3.6%。

密西根大學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民眾預期通膨情況會繼續惡化,民眾預期明年通膨率上升至4.8%,高於9月預期的4.6%。至於未來五年通膨率預估為2.9%,雖然略低於9月的預估3%,但明顯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水準。

國際-英國

英國10月通膨估達10年新高 11月恐再上升

由於供應鏈中斷、能源價格上漲和勞動力市場吃緊,導致消費品成本大幅上漲,預計英國10月通膨率將達到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Refinitiv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顯示,10月消費者價格年增率將達到3.9%,高於9月的 3.1%。野村經濟學家喬治巴克利 (George Buckley) 在週三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之前表示,他預計11月通膨率將進一步攀升至4.5%,並在明年春季達到5%的高峰,符合英格蘭銀行的預期。

英國央行預計,明年春季過後,隨著油氣價格上漲的影響消退,商品需求降溫以及部分原材料短缺的情況有所緩解,通膨將下降。然而,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 (Andrew Bailey) 表示,判斷通膨有多大程度是暫時的,央行應對措施的規模和速度的關鍵因素須看休假結束後勞動力市場的演變。

國際-日本

日通膨明年H1估升至1%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預估,在消費支出逐漸增加下,藉此可望推動景氣復甦,2022上半年當地通膨率應可上看1%左右。

相較其它各國大都苦惱於高漲的通貨膨脹,但對日本而言還是繼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就是希望通膨能早日達到2%目標值。黑田指出,由於生產問題可望解決並回歸正常化,預計2022年中時,民眾將可以看到通膨增至1%左右。

黑田行長表示,日本景氣復甦比預期來得慢,是因為新冠疫情與長短料缺乏,著實影響到民間消費以及製造業生產力。但經濟還是有在成長,加上10月已解除緊急狀態實施,消費回流可期下,景氣在2022上半年有機會回到疫前水準。

日本央行指出,東南亞供應鏈斷鏈問題,應可在未來幾個月解決,日本車商也正努力恢復產量中。但是,晶片短缺一事,短期可能無解因為需要更長時間,所以要透過提升資本支出增加產能以滿足強勁需求。

黑田東彥也說,若全球供應面不儘快恢復正常,有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成長,以及增加成本之虞,進而有損日本出口以及日企獲利能力。

國際-中國

陸統計局稱PPI漲幅擴大了差距

大陸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剪刀差已達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5日表示,10月CPI和PPI的漲幅均有所擴大,從漲幅擴大情況看,主要還是由於PPI漲幅擴大,帶來CPI和PPI的差距在擴大。

付凌暉提到,從影響因素看,PPI漲幅擴大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影響。近期,國際能源供求比較緊張,價格持續上漲。

10月國際能源價格與上月相比上漲了16.1%,影響境內相關的石化行業價格上漲。10月,PPI中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與上年相比上漲53%,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價格上漲31.5%。

其次是境內煤炭、金屬部分行業供給偏緊帶來的影響。10月PPI中的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與上年相比上漲103.7%,鋼鐵價格上漲39.9%。

付凌暉還表示,面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國內部分行業供給偏緊的狀況,相關部門公布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場保供穩價力度。目前來看,效果也是在逐步顯現,主要能源產品供給也在增加,價格情況有所改善,從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領域價格情況來看,煤炭價格與上月相比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

陸貨幣政策 左右為難

 

大陸通膨壓力持續攀升,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雙雙上揚。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上游成本的價格效應不斷擴散到下游消費端,不僅停滯性通膨壓力升溫,也對貨幣政策的施展空間形成掣肘,大陸決策層正處於左右為難的局面。

路透報導,三菱日聯銀行中國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孫武指出,過去幾個月,大陸境內企業承擔較高的成本壓力,如今不堪重負,必須將價格壓力傳導至下游部門。惟要達到官方「穩增長、控風險、調結構」目標,必須仰賴適度寬鬆財政和貨幣政策,但對中國人民銀行來說,通膨壓力將抑制貨幣政策空間,等於財政政策要擔負更大的「穩增長」責任,完成目標的難度更高。

近期大陸油、鹽、醋、醬盡數喊漲,物價快速飆升成為民眾關注焦點。孫武認為,要穩定民心、平抑通膨的關鍵,在於緩解供需矛盾。預估貨幣政策進一步放寬的可能性不高,將繼續維持中性穩定的調性,人行將採取「滴灌式」來輸送流動性,政策發力點仍仰賴財政政策和保供穩價的繼續加碼。

至於CPI和PPI接下來的走勢,多位專家認為,年底之前CPI和PPI繼續飆升的空間有限,但仍將維持在高點。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中國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分析,從國際上看,美國聯準會(Fed)將逐漸收緊量化寬鬆政策,全球通膨可望適當緩解;加上疫情逐漸穩定,供應鏈將逐步得到恢復。從大陸來看,官方保供穩價、穩定市場預期等多項政策逐漸收效,預期PPI快速上漲態勢在年底前這兩個月內,會有所緩解。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CPI價格組成來看,食品價格對CPI的影響逐漸小於非食品價格,尤其國際原材料價格短期間還看不到下降趨勢,預期非食品價格會持續上漲,並帶動CPI繼續回升。

相關新聞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
抵上海,26日與王毅會談,聚焦中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等4議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4日飛抵上海,...
美國參議院周二晚上通過延宕已久953億美元的援外法案,除將急需的軍火送至烏克蘭外,也將加強以色列的飛彈防空系統,並軍援台灣在內的印太夥伴。...
微軟4/16表示將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人工智慧巨頭G42投資15億美元,這項交易主要由拜登政府精心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