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再宣布升息3碼,展現對抗通膨的堅定立場,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他不相信美國經濟現正處於衰退,五大重點整理一次釐清。
IMF 經濟報告再度調降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分別下修至今年3.2%明年放緩至2.9%,壓低通膨是各國第一要務,經濟展望「黯淡且更加不確定」。
延宕多時的晶片法案,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力推的優先任務,也是拜登政府的施政重點。該法案預計提供540億美元鼓勵美國半導體製造與研發,藉此吸引晶片大廠在美投資。 美參、眾兩院力拚本周通過,業者表明,若立法程序延宕,將取消投資計畫。美晶片法案參院過關,眾院難保沒有變數。
權威期刊《Science》本月21號以「學界汙點」為主題的報告,指出表示2006 年所發表研究阿茲海默症的關鍵論文以及相關研究恐有造假疑慮,若該報告屬實,這十幾年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與資金投入將付諸流水,全球上千萬阿茲海默症患者期待接受治療的期盼更將大受打擊。
氣候變遷導致種族衝突? 西非 西北部近期面臨乾旱,迫使牧民必須耗費多時尋找合適的放牧地,農地的開發也是讓牧民拋棄傳統游牧地帶的主因之一。然而自 非洲 牧民的遊牧範圍擴大,和農民爭地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不同種族的農、牧民發生衝突,造成傷亡。
去年八月,格陵蘭冰蓋降雨讓全球震驚;若未來冰蓋全數融化,海平面將上升七點多公尺,屆時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也將深受衝擊。
受到通膨壓力高漲拖累需求的影響,美國、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雙雙挫低,分別跌至24與25個月新低,其中歐元區製造業更陷入萎縮。美產出急遽下滑,歐元區降至49.6,寫25個月新低,商業活動均陷入萎縮。
編按:工商時報康彰榮長期關注國際經貿局勢變動,大國外交博奕。本文解析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屆滿十年,如今西方國家陣線對中國敵意益深,其基建融資管道、所謂的中國債務陷阱,及俄烏戰争的影響,未來勢必挑戰重重,必需更知審時度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