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法案 力拚本周過關

延宕多時的晶片法案,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力推的優先任務,也是拜登政府的施政重點。該法案預計提供540億美元鼓勵美國半導體製造與研發,藉此吸引晶片大廠在美投資。 美參、眾兩院力拚本周通過,業者表明,若立法程序延宕,將取消投資計畫。美晶片法案參院過關,眾院難保沒有變數。

這已延宕多時的法案,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力推的優先任務,也是拜登政府的施政重點。全球晶片短缺,加上疫情造成交貨延遲,暴露美國在晶片供應上並未保障。美、歐雖不乏開發晶片技術的領導廠商,但生產晶片者主要台灣在內的東亞地區。

美國參議院25日將就晶片法案進行最後程序投票,最快26日通過,之後交付眾議院表決。眾院民主黨領袖希望盡快安排投票,以趕在眾院29日休會前通過法案,但困難之處在於部分議員迄今仍堅持反對立場,令晶片法案能否過關增添變數。

爭取共和黨黨內支持此法案的關鍵人物參議員楊恩(Todd Young)說:「我們已非常接近落地,這是一個漫長、時而讓人抓狂的歷程。但到最後,大家開始了解到,完成這立法乃攸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

商務部部雷蒙多在CBS「面對全國」節目上重申,這法案「攸關國家安全,而且必須趕快推動,就在這周。」

此法案將對建立或擴展半導體製造設施提供補助、融資及抵稅優惠,據估計未來10年會增加79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不過,此法案也希望避免出現業者一面拿補助一面又在中國大陸等不友好的國家建立或擴展半導體製造廠的情況,眾院領袖希望參院表決後隨即投票,不過由於民主黨眾議員反對,所以還不確定眾院是否已掌握過關的足夠票數。

眾院議長裴洛西說:「據我所知,我們在眾院方面已取得共和黨若干重大支持。我們珍惜這法案的跨黨合作。」 眾院周五在完成最後投票過後就開始休會,參院則到8月第一周還有會期。

晶片法案難得一見讓極左的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和極保守的共和黨站在同一陣線上。在他們來看,這法案是在給企業福利,是拿納稅人的錢支持民營事業。桑德斯在去年參院表決最先版本的晶片法案時加入31位共和黨議員投下反對票,是唯一表示異議的民主黨籍參議員。

共和黨議員支持該法案,羅姆尼(Mitt Romney)便是其一。他的主張與多數支持者相同,亦即:全球各國政府爭相提供補貼以吸引晶片業者赴當地設廠。若美國不跟進的話,恐怕在晶片方面過度依賴他國並帶來風險,畢竟晶片是汽車、手機與國防武器的重要零件。

智庫國會研究處(CRS)指出,全球近五分之四的晶片製造產能位於亞洲,其中韓國約占28%、台灣22%、日本16%與中國比重12%。

 

相關新聞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4 日) 正式宣布,對中國芬太尼相關進口關稅從 20% 降到 10%,並把對中國對等關稅從 34% 降到 10%...
中韓兩國元首於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峰會期間,雙方續簽規模達人民幣4,000億元(70兆韓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前,...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關門以來已邁入第34天,隨著經費凍結影響擴大,航空運輸與民生補助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