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英國《衛報》報導,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澳洲紐卡索港(Port of Newcastle)宣布,即日起將100%使用再生能源供電。與此同時,澳洲全國電力市場的煤炭發電量,降至2021年最後一季的最低水準。
編按:《日經》報導,日本要對半導體等重要物資供應鏈提供支援,日本政府將新設對構建供應鏈提供財政支援的制度。為了維持社會和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物品加強日本國內採購,把半導體和醫藥品指定為支援對象,支持企業進行研究開發。
編者按: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最新人口統計。至2021年末,全中國31個省巿及自治區的人口共14億1260萬人,較2020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再破低點,也讓外界憂心其老年化速度超出預期。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 Inc.)經濟學者認為,中國實施嚴格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清零政策,很大程度上延長了供應鏈中斷的問題。
據《工商時報》社論整理,2020年由川普主導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已經確認雙方都無法達成協議設定的貿易目標,轟動全球的貿易協定最終只是一場空。在第一階段協議確認無法達成後,各界反而能夠重新聚焦問題的核心。
2021年主要為各大央行保證通膨只是「過渡性」,貨幣政策將持續寬鬆;2022年市場不再能指望大量流動性將持續注入,協助市場渡過經濟惡水,必須注意通膨的持久性與衝擊力。
受到全球大宗物資價格大漲影響,迫使愈來愈多日企已紛紛調高售價,18日,預估日本央行應也會上調通膨預估值,同時,也會打預防針,讓當地民眾知道,日本幾10年來近乎通貨緊縮現象,近期將徹底出現改變。
大陸政府再出招穩經濟增長。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超量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並且調降政策利率,習近平也呼籲各國,應採負責任經濟政策,強調,必須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主要經濟體要樹立共同體意識,強化系統觀念,加強政策資訊透明和共用,協調好財政、貨幣政策目標、力度、節奏,以降低對發展中國家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