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美貿易爭議的觀察點

據《工商時報》社論整理,2020年由川普主導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已經確認雙方都無法達成協議設定的貿易目標,轟動全球的貿易協定最終只是一場空。在第一階段協議確認無法達成後,各界反而能夠重新聚焦問題的核心。

去年底本報社論《中美貿易協議「軟著陸」,RCEP「軟上路」》指出,2020年元月由美國前總統川普主導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已經確認雙方都無法達成協議設定的貿易目標,轟動全球的貿易協定最終只是一場空。但是拜登總統雲淡風輕,在去年10月責成貿易代表戴琪提出《拜登政府對中美貿易關係的新方案》,無意藉此升高中美貿易衝突。

根據本報報導,中國海關總署在上周五(元月14日)公布2021年全年以及12月的進出口統計,2021年全年出口總額達到3.36兆美元,進口總額2.69兆美元,創造了6,760億美元的巨額順差,再度寫下歷史新高紀錄。中國海關統計的巨額順差,有將近4,000億美元(具體統計為3,965.8億美元)是對美順差,川普簽下的貿易協定,即使用了最嚴厲的懲罰性關稅,仍然無法扭轉貿易趨勢,藉著關稅工具來達到貿易平衡的政策手段,看來無效。

雖然第一階段的中美貿易協議以失敗收場,所幸這份協議並未送美國聯邦參眾議院批准,只是在301條款下的行政協議,川普總統與習近平國家主席也未在官方文件上簽名,因此雖然當初談判與簽約成了世人皆知的重大事件,卻因為法律位階不高,避免了大國違約無法轉圜的災難。

不過,中美貿易是影響全球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課題,在第一階段協議確認無法達成後,各界反而能夠重新聚焦問題的核心,其一是拜登總統的行政團隊如何繼續推進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其二是中美貿易失衡的問題究竟要如何緩解,以及今年創造了6760億美元巨額貿易順差,中國的外匯存底卻沒有同比例增長等問題,這些攸關大國博弈與全球經濟安全的核心議題,是所有人都不敢忽視的焦點。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前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簽署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生效日在2020年的2月14日,估計雙方在中國農曆新年之後,就會展開後續的協商,焦點當然是如何彌補中方承諾購買金額與實際購買金額的差距。目前官方統計尚未出爐,不過根據被廣泛引用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的追蹤統計,到去年11月底為止,中方實際購買金額僅達到承諾額的62%,而細分項目的農產品(達標76%)、工業品(64%)、能源(47%)、與其他(負16%)也全數未能達標。另外,中方承諾給予美國藥廠的藥證與智財權保護、消除政府對國營企業各種不當競爭的補貼、以及修正農業品基因限制的相關法規也未能完成等等。

中方對此當然堅持已經履行承諾,將問題歸罪於美方,例如能源進口未達標主要是美國天然氣出口的轉運站與天然氣運輸船等基礎設施未完成,實際無法出口;還有2021年越演越烈的海運塞港與美國內陸供應鏈問題;當然,中方更藉由官方管道強調,中資企業遭到美國列為黑名單、乃至對科技公司制裁等不當手段,中方才是貿易爭端的受害者。

拜登並無意重走川普的路線,貿易代表戴琪提出《拜登政府對中美貿易關係的新方案》,強調「耐受性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的原則,同時可能針對導致美國消費者受害的貿易項目,主動調降懲罰性關稅,估計今年中美貿易代表在談判場合的爭執難免,卻不至於演變成全面的貿易戰。

在拜登聯合友邦共同行動的大戰略下,貿易爭端有可能加入外交、軍事、與國際組織的結盟模式,貿易代表戴琪可能與歐盟、日本、澳洲與英國,鎖定共同的問題對中國提出標的不那麼廣泛、但是具有共識的新議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地緣政治上的操作,以及財政部長葉倫在OECD平台上達成全球最低稅負制的共識之後,與中國在貿易遊戲規則的談判也將循此模式展開,可能是聯手在WTO架構下出招,或者是在各國單邊貿易談判桌上各自提出相近的議題,由於中國普遍對各國存在不斷升高的貿易順差,要應付拜登拉幫結派的貿易戰略,可能會是一場硬戰。

更令人疑惑的是,2020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5,350億美元,2021年又創下6,760億美元,連續兩年累計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2兆美元,卻完全沒有反映在人民銀行的外匯存底。中國的外匯存底在2014年達到4兆美元的高峰,隨後三年的期間一路下滑到3兆美元,從2017年2月之後長期維持在3.1兆美元上下,到去年下半年緩步回升,到12月底報3.25兆美元。相較於其他貿易順差國家都會有一定比例反映在外匯存底增長,中國過去兩年的「脫鉤」現象顯得有些反常。

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外匯交易管制日益嚴格,收緊個人與企業海外匯款,人民銀行的資本帳沒有劇烈流出的跡象,再加上過去兩年Covid疫情封鎖,龐大的國民海外旅遊全面斷絕,除非中國出口企業的外匯都留在國外,不然外匯存底沒有增長,必然存在更為複雜的事件,而答案則可能與中國經濟與金融情勢的發展有極為密切的因果關係,值得我們仔細推敲。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