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團今再到經濟部門口提出降低用電大戶認定門檻、提高再生能源義務量等訴求。

為加速減碳,環保署今(31)日表示,近日已修正溫室氣體增量抵換處理原則,新增五項抵換來源,包含淘汰老舊汽車換購電動車、汰換老舊農機為電動農機等,使科學園區等開發單位抵換來源更廣泛,加速溫室氣體減量力道。

德國31日宣布援助3800萬美元與兩筆低利貸款,希望分擔巴西新總統魯拉的保育政策經費。

IMF本月30日 表示,隨著各國央行繼續加息以遏制通膨,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會放緩。但該組織也表示,經濟增長將比此前預期更具彈性,全球性衰退或可避免。 預計中國將會彌補缺口,經濟產出從 2022 年的 3% 加速至 2023 年的 5.2% 。 IMF 還表示,歐洲能源危機並沒有最初擔心的那麼嚴重,美元走弱緩解了新興市場的壓力。

英特爾公司(Intel)近期公布虧損財報,且預期本季也將續虧,由於英特爾為PC行業風向球之一,也引起業界擔憂。對此,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30)日指出,英特爾虧損及惠普(HP)的裁員都是警訊,這表示PC產業已經飽和,不管是對英特爾、惠普還是宏碁都是如此,也意味著產業已經到了要積極轉型的過程。

2022 年底,ChatGPT 這項 AI 服務走進了大眾眼簾中,而生成式 AI 應用更即將在 2023 年進入「爆發期」,有望帶起繼 .com、智慧手機之後,第三波的網路革命。 同一時間,為人所 熟知的矽谷 快樂工作也 正在迅速消失, 並 不太可能重現了。

聯合國支持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社會上污染最嚴重的10%人群要為氣候變化背後每年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負責,這為針對精英群體的政策創造了“強大動力”。這一國家內部的“碳不平等”現象,為針對最大污染者徵收財富稅提供了理由。

美國明年即將大選,內部分裂問題浮上檯面,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中,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準備訪台,更適逢台灣進入總統大選倒數,兩岸議題將成為選戰攻防焦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聲稱,台灣議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任何時候都不要試圖突破這條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