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英特爾虧損是警訊 PC產業正積極轉型

英特爾公司(Intel)近期公布虧損財報,且預期本季也將續虧,由於英特爾為PC行業風向球之一,也引起業界擔憂。對此,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今(30)日指出,英特爾虧損及惠普(HP)的裁員都是警訊,這表示PC產業已經飽和,不管是對英特爾、惠普還是宏碁都是如此,也意味著產業已經到了要積極轉型的過程。

兩大警訊 英特爾虧損與HP裁員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30 日以科文双融集團董事長身分,出席新春團拜活動,他強調,農曆過年時間有兩個警訊,一個是英特爾的虧損,另一個是之前HP大幅裁員,這些都表示PC產業到了要積極轉型的過程。

談及英特爾 (INTC-US) 黯淡財報,他說,從英特爾虧損到 HP(HPQ-US) 裁員,都凸顯 PC(個人電腦) 產業已相對飽和、進入須積極轉型的過程,宏碁過去幾年就積極將資源投入非 PC 領域應用。從英特爾財報觀察,施振榮再度重申產業垂直分工才是王道,尤其目前已可明顯看出英特爾已打不贏超微 (AMD-US)+ 台積電 (2330-TW) 聯盟,且這只是開始,未來雙邊差距恐越拉越遠,雖然英特爾也了解垂直整合優勢,但在組織文化調整、移轉上,並不是那麼容易。

市場飽和 企業重新佈局

隨著全球 PC 市場已逐漸飽和,施振榮認為,英特爾、HP、宏碁等過去投入的資源已超過整體市場,以宏碁為例,多年來已將部分能量移往其他領域布局,並指出 PC 規模大、基數多元是很好的基礎,且品牌效益、全球通路服務部署優勢,都可望成為掌握下一波新應用機會的開始。

施振榮也透露,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在董事會中提出兩個關鍵,分別是生活風格 (Lifestyle)、高值化 (Premium) 品牌,借重集團原來的優勢擴大布局,從宏碁近幾季財報也可觀察,非 PC 領域比重越來越高,且獲利率高於 PC 本業。

宏碁去年非 PC 及顯示器事業營收全年占比約達 21.7%,營業利益占比可望更高,至於何時非 PC 應用貢獻可望超越本業,施振榮直言沒有想過,不過依過去經驗,預期 3 年內非 PC 及顯示器事業,有機會超越 PC 本業。

至於產業轉型需要耗時多久?施振榮分析,要考慮的是一個產業裡面,台灣要走的方向是競爭障礙比較高、附加價值比較高的,也就是「制高點」,很明顯Wintel在PC產業掌握制高點,軟體控制力比較強,所以微軟還是很厲害,可是英特爾已經打不贏超微(AMD)加台積電的模式,這只是開始,以後雙方距離會越拉越遠,因為垂直分工才是王道。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