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周延鵬上海演講指出,當中國專利將等於或大於一件美國專利的經濟價值,其中述及戰略、人才、企業、政府基礎環境的不足並試探戰略方向,14年後,再觀其立法、行政、司法政策及舉措,是很殊勝的,而其知識產權申請、訴訟、交易數量及其涉及金額以及中國GDP及進出口金額,亦頗亮眼。

從今年4月開始,具有開創歷史新局意義的幾場高峰會接踵而至,讓人強烈感受到亞洲人撰寫歷史的時代已經到來。

最先登場的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板門店分界線上舉行歷史性會晤。這是1953年簽署停戰協定以來,北韓領導人第1次跨過38度線。這次兩韓峰會有機會開花結果,而不是曇花一現,一方面雙方展現推進和平協定的強烈意願,另一方面,...

美國就智慧財產保護,從1970年代起對日本,1980年代起對韓國、台灣和香港、2000年後對中國,即陸續指稱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侵權」或「仿冒」,指謫中國「竊用」或「竊取」,美國政府即依1974年貿易法祭出301條款(一般301)和182條款(特別301)的調查,促使各國從立法、行政及司法改善智慧財產保護環境,甚至也使各國領導人持續宣示保護智慧財產。

大陸國台辦於2018年2月28日宣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31項惠台政策」),而台灣行政院即於3月16日從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才、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深化資本市場、強化文化影視產業等四大面向,推動八大強台策略(下稱「8大強台策略」)因應。

近年台灣對於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新產業政策以及對台灣產業未來,膽顫心驚不已,遂而有「紅色供應鏈」的論述,而且還滲入政治、心理因素加以延伸演化,政府也以此推進產業政策,致未針對產業競爭與發展的本質探究,例如組建國家隊公司、主導產業轉型的投資併購,或將治絲益棼,而無助台灣產業轉型、升級。

時為成大副校長兼社科院長的志欽先生,為籌辦南北奔波,為議題設計與延攬學者忙碌,擔任主持人,調和、凝聚共識,發表論文或評論中,他那盡情展現學者本色與回國當以知識報國的熱忱,於我至今難忘。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自2018年3月3日起,每周六上午9:30到10:00,與正聲廣播電台「政經天下」節目合作專題單元「公義與永續」。

從兩個面對國際現狀課題:第一個是,讓我們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看看台灣金融業跟鄰近的國家,如美國、日本,比較過去十年的表現是如何;其次,美國經濟現在股市創新高,剛完成的稅改其範圍之廣前所未見,尚看不太清楚目的成效,乍看亦有矛盾,結果現仍拭目以待。若再造成全球經濟動盪,唯它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