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川普 自年初上任以來,推出不少顛覆性「新政」,對全球與 美國 幾乎在各方面都造成重大衝擊。世人領教其近乎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施政作風,更對美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相互制衡的政治體制,何以對川普濫用行政權未曾發揮牽制作用,感到大惑不解。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國銀為期一年的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是否延長至明年,今年第四季會再做「總檢討」,至於貨幣政策基調,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是維持「緊縮」,但會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把錢「打出去」,以改善房貸排撥問題,貨幣政策基調可以說是「適度讓資金充裕」。
川普「20+N%」對等關稅已對台灣傳產、汽車、農產,以及高科技等產業「傷筋動骨」。針對部分傳產,經濟部產發署啟動「新南向國家隊(A-Team)」計畫,進行跨域轉型、提升產業韌性。業界引頸期盼,農業新南向也能夠開展跨域轉型,提高台灣農產品競爭力,並在擠身東南亞市場的同時,面朝全球市場加速前進。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中國恐難達到今年經濟增長5%的目標。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寬鬆資金可能無法流入實體經濟,反而會通過空轉加劇金融市場的扭曲。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主席鮑爾強調這次是「風險控管式」降息,未來利率走向仍將取決於就業及通膨數據。
中央銀行第三季利率決策會議,政策利率「連六凍」,但相對於利率,今年新台幣匯率上沖下洗,出口廠商及壽險業飽受壓力,匯率政策更加受到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市場不理性預期已平息,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但若有不規則因素,例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而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極為罕見」,同時指出在高關稅政策推進的背景下降息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美國經濟和物價的前景依然極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