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極度對立的國會通過了這項法案。拜登政府基建法案希望透過撥款數以十億計美元給各州和地方政府修橋鋪路、讓寬頻網路覆蓋率擴及數以百萬計美國人等措施,創造美國各地的就業機會。
編者按: 美國各大藥廠近期積極開發新冠肺炎口服藥物。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為了加速疫情控制,避免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無法挽救生命,美國輝瑞公司(Pfizer Inc., PFE)將把該公司試驗性的抗新冠病毒藥物授權給一個全球衛生組織,以使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們更容易獲得這種藥物。
編者按: 紀錄台灣故事,在台東縣服務55年,今年高齡85歲的天主教白冷會葛德神父,因身體關係於16日搭機返回瑞士,他長期守護台東偏鄉居民,廣設儲蓄互助社,盡心改善當地民眾的經濟生活,致力於社會救助與幼教事業;台灣,是他第二個故鄉。
美國總統拜登15日簽署涵蓋造橋鋪路、寬頻網路等設施的1兆美元基建案。白宮官員透露,港口基礎建設是基建案的優先撥款項目之一,以協助緩解港口壅塞的供應鏈難題,4.75億美元經費將在90天內開放申請。
《路透社》報導,英國央行總裁貝利表示,他對通脹前景感到非常不安,且本月稍早維持利率不變的決策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英國央行的決策讓金融市場措手不及。
大陸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持續飆漲,加上大陸經濟增速減緩,「停滯性通膨」蠢蠢欲動。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15日表示,PPI數據看似出現通膨「表象」,但此情況是受到短期衝擊因素造成,是一種階段性狀況。
《金融時報》報導,自拜登入主白宮以來,美中兩國領導人首次通過視頻連線面對面會談。習近平表示,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5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2022年預算繳交國庫官息紅利預算報告,針對多位立委關注美國及國內通膨飆高,會不會「停滯性通膨」,他在第一時間堅決強調:「不會」,因為台灣跟美國不一樣,國內物流暢通,沒有塞港及供應鏈出問題,且「物價溫和上漲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