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德國宣布對俄羅斯有限度的制裁措施,並暗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亭不改變路線以降低烏克蘭緊張情勢,則西方盟國將進一步制裁。

因應碳關稅及國際對供應鏈要求,全台估計十九萬家企業需要「碳盤查」。

趨勢論壇創辦人吳介聲撰文分析烏克蘭開戰,中共不得不面對的尷尬與焦慮,對中共而言,烏克蘭局勢惡化,深耕多年的烏克蘭利益與戰略價值化為「烏有」,這絕非中共當局所樂見,中共不僅尷尬指數驟升,恐怕更焦急如熱鍋上的螞蟻。

編者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下,貧富差距更加擴大,要追求社會正義顯得越發困難;特別在東亞國家,對於學歷與職業上的追求,無疑是雪上加霜。逢甲大學特聘教授侯勝宗,藉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所出版的《成功的反思》,思考在疫情期間,哪些職業缺一不可?進而點出何謂整體社會應重塑的價值。

編者按: 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社交已成日常,但也衍伸出不少現象,近年來「社群恐慌」問題(Fear of Missing Out,FoMO),在青少年族中發酵,有高達9成的人曾有任一項社群恐慌狀況。兒福聯盟針對此現象,於22日舉行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調查發表記者會,揭露新興社群平台對兒少的影響。在社群媒體的侵蝕下,下一代是否有辦法維持身心平衡,值得持續關注!

俄羅斯總統普亭本週承認烏克蘭境內親俄分離主義分子控制地區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為主權獨立國家後,俄國今天表示,已與這兩個獨立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普亭再次強調,烏克蘭不僅僅是一個鄰國,而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拜登總統8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規定所有聯邦單位建築內到2030年前要百分之百使用無碳污染的綠能電力。圖為拜登8日下午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市交通局推動剛生效的基建法。

編按:《聯合報》社論指出,台積電公開招聘「政治學博士」,引起國內廣泛討論。台積電所期待的政治博士,當然不是著重政治哲學、公共行政等理論領域,而是「國際關係」的實務研究人才。國安會、外交部、經濟部、民進黨智庫等機構,號稱專業,卻完全幫不上護國神山的忙;這些機構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慚愧與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