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勝宗/疫情後心存謙卑與反思

編者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下,貧富差距更加擴大,要追求社會正義顯得越發困難;特別在東亞國家,對於學歷與職業上的追求,無疑是雪上加霜。逢甲大學特聘教授侯勝宗,藉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所出版的《成功的反思》,思考在疫情期間,哪些職業缺一不可?進而點出何謂整體社會應重塑的價值。

真實世界的機會是不公平的。哈佛大學政治哲學系桑德爾教授近來出版《成功的反思》,指出美國名校大部分都來自富有家庭,因為富有家庭可以給小孩更好的學習環境,再加上各種人脈關係,所以能否進入菁英名校是有階級偏差的,而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公平的機會。在此種菁英制度下,成功者會認為他們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得來,因而產生「才德的驕傲」心理—即上層社會專業人士對底層社會的勞動階級工作族群缺乏同理心,甚至不屑和輕蔑,嚴重惡化社會階級的對立。

台灣的社會發展,似乎也是美國翻版。台大駱明慶教授研究發現,二○一一至二○一四年間,台北市十八歲人口成為台大生的比率,是花蓮的是七點三七倍,其中台北市大安區更是花蓮的十二點八三倍。如果再加上台大花在每位學生的支出明顯也高於其他國立與私立大學,造成有錢人子女反而得到政府更多資源的弔詭現象,惡化了社會階級的不流動。社會底層家庭或偏鄉學生想靠教育翻轉人生,恐怕沒有預期中容易。

大疫來襲,真正幫助人們渡過難關是社會中一群最不被重視的工作者,唯我們過去對這類從業人員往往是最漠視與帶著輕蔑的眼光。桑德爾教授在《紐約時報》為文指出,全球疫情讓人們重新認識所謂低技術、低薪工作者的價值。他說:「疫情讓人們開始更理解自己真正依賴的是誰,知道重要的不只是醫生和護士,而是快遞工人、雜貨店店員、倉庫工人、家庭照顧者,還有許多零工經濟工作者。我們稱呼他們為『關鍵工作者』,但他們卻不是得到最好報酬或獲得最多榮耀。」國內也有一份有趣的調查,《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防疫期間台灣民眾最感謝的人是以下幾類:醫護人員、檢疫與防疫人員、配送司機與物流業者、警察與國軍、機場空服與地勤人員、衛生所人員、口罩製造廠人員…。

但是現實世界中的社會氛圍和父母親家長,大部分不會鼓勵人們和自己的孩子投身於上述「關鍵工作者」職業中。社會大眾也普遍認為唯有富才德的菁英,才適合成為各式組織(政府、大學、醫院、企業、機構…)的領導者或管理者。久而久之,菁英主義與領域專家就主宰了國家政治與社會發展。但社會大眾以職業類別看待是否成功的普遍共識,似乎讓台灣社會陷入前所未見的困境之中!

聖經腓利比書有一段話:「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在瘟疫與病毒之前,人人平等;不會因為你是知名大醫師就可以免疫,也不會因為你是富有大企業家就不會確診。讓我們勿陷入才德的驕傲,心存謙卑來欣賞不同職業的差異性,並且感恩社會中不同行業的認真付出,看別人比自己強。

侯勝宗/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

相關新聞

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任,外界關注賴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否可能調整。對此,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郭耀煌 提出6大觀察,...
 據了解,準卓內閣已積極擘劃新政,由準副閣揆鄭麗君操刀,在520上任後,對外揭示行動AI內閣的新政主軸方向,這將是賴政府「百日新政」...
520總統就職將近,國內輿論關注於新總統上任後,對中國大陸關係是否能夠穩定,陸客觀光能否回春等兩岸議題,然而卻少人討論,...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將在新內閣就任後,轉戰產業界,接棒台灣金董事長沈榮津的位置成為新董座,這也是新內閣公股銀行人事安排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