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全球疫苗荒、各種新冠疫苗效力又不相同的情況下,部分國家與醫師同意或建議開放「混打疫苗」,但對此衛福部專家會議日前已拍板否決,但防疫專家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混打在台灣是不得已也是必然趨勢,中央應該要盡快制訂因應疫苗混打的策略。而德國政府也證實,已在4月份接種AZ疫苗的總理梅克爾,前幾天接種的第二劑正是莫德納疫苗。
編者按: 台灣因疫苗短缺,使得接種順序爭議不斷,各界要求施打的新增對象接踵而至,使得第7類優先順位適用對象不斷擴充,疫苗更顯得匱乏,對排序較後的人來說,眼看施打日遙遙無期,相對剝奪感增加。台北市市長柯文哲21日也建議,疫苗應該要「按年齡打」,區分類別或職業只是徒增困擾。
最早在印度發現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Delta變異株傳染力更強,入侵多國並引發疫情,世衛組織專家說,Delta已擴散到92國,「不幸的是,我們至今疫苗還沒到位來保護人命」。
面對北市士林區某長照機構、北農爆發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21日宣布未來施打疫苗策略,就是對養護之家、洗腎機構,甚至還有遊民,都要全部先打疫苗。針對遊民部分,北市社會局22日表示,目前正在造冊階段,粗估大約有700人左右符合資格。
丹麥新聞媒體 20 日報導, 丹麥血清研究中心(SSI)主任 Troels Lillebak 和哥本哈根大學全球健康教授 Flemming Konradsen 指出,Delta 變種病毒也稱印度變種病毒,具高度傳染力,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成為主導丹麥和歐洲的新病毒。而第三期試驗結果才剛出爐的美國生技公司Novavax,也宣布將研發第二代疫苗,對抗Delta變種病毒。
編者按: 6月15日起開放AZ疫苗擴大接種,其中以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人數最多,20日進入施打疫苗第7天。不過全台傳出超過70人接種AZ疫苗後猝死,死因是否與接種疫苗直接相關,仍有待釐清。但AZ疫苗缺乏亞洲長者安全數據為真,到底要如何因應,人民有其他選擇嗎?成為政府應面對的問題。
國內本土疫情雖日漸趨緩,但民眾對疫苗施打還是有諸多疑慮,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22日召開視訊會議表示,這是新的疾病,訊息非常的多,隨著疫情改變,訊息要做滾動式修正,台大醫院有很多專家,因此決定成立新冠肺炎專區,希望就網路跟社群關心的疫苗跟篩檢,請專家提供民眾最正確的知識。
編按:《日經》記專訪亞洲開發銀行(ADB)行長淺川雅嗣,以歐美為中心,「新冠疫情後」的經濟正在進入視野。曾經是世界增長中心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