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者按: 國內出現多起Delta變異株感染,包含幼兒園群聚、新北大樓住戶、維修工人等,有專家建議應該提升至三級警戒,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都說還不達到升級條件,可以再觀察。但升級條件為何、需要觀察什麼,卻說不清。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昨(8日)致函美國國會領導人,警告若國會再不採取行動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政府自8月以來提供的紓困額度將在10月用盡。他指出並警告在所有可用措施和手頭現金用完之前,國會若還不採取行動提高或暫停債務限額,恐將造成美國的經濟損害,並可能會再次導致聯邦政府停擺或債務違約。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根據美國聯準會(Fed)9日發布的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美經濟略放緩,聯準會(Fed)未來的貨幣政策及與全球金融的走向也就愈來愈清楚。

《經濟日報》編譯彭博專欄作者伊爾艾朗文章指出,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上周的演說中,仍維持非常漸進與高度節制的「退場」態度。這正是金融市場最愛的結果,表示流動性高度寬鬆的期間將持續更久,將使資產價格更高,因而帶動美股及美債連袂走高。

編按:《紐約時報》外交專欄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撰文指出美國對華政策的隱憂,他提出二點反思,一是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或衝突是哪些方面,在崛起的大國和維持現狀的大國之間是不可避免的,明智的政策可以抑制什麼?二是中國絕不能再依賴美國的先進技術,令北京不惜一切代價自製,造就更具侵略性的中國,他並引述地緣政治諮詢公司創辦人建議思考的三個基本問題呼應。

編者按:日前媒體報導,習近平的深度革命,中國大陸從「嚴格監管」、「國企介入民企」到「共同富裕」政策,陸學者敢言提出預警,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6日公開喊話,強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沒有變,將來也不會變,必須大力支持,使其在穩增長、穩就業等發揮更大作用;人民日報也再次重申「三個沒有變」 穩定發展經濟。

《工商時報》報導,為避免營利事業或個人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透過境外公司保留海外關係企業所得盈餘不分配回台灣母公司,以遞延台灣納稅義務,台灣於2016年三讀通過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以維護租稅公平。

編按:先前8月1日《工商時報》就曾披露台積電7奈米廠落腳高雄煉油廠舊址消息,台積電持續擴大在台投資,南下高雄設廠選擇有諸多考量因素,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繼南科十八廠投資逾兆元打造五奈米及三奈米生產重鎮後,目前傳已選定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舊址,打造在台灣的另一生產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