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抗疫期進入疫苗階段,許多歐美國家開始期待儘早恢復商業活動,他們仰賴的就是疫苗護照。而歐盟各國近期達成共識,可望在夏天旅遊旺季來臨前,引進疫苗護照,讓其公民證明已經接種疫苗,用於出國旅行、進入餐廳和酒吧等場所,但公衛專家與醫生皆對疫苗護照持反對態度。

首批新冠肺炎疫苗將抵台。桃園機場公司今天表示,仍在會勘相關作業程序,將以專案方式處理,原則上疫苗下機後直接進行機邊驗放、運送,以縮短作業時間,細節仍可能調整。

新冠肺炎疫情波峰迭現,傳染率再度升高,多國恢復封禁措施,不僅使全球經濟產值空前下降、貧窮人數飆升,金融業也正在醞釀一場無聲的危機,可能持續傷害未來幾年的經濟復甦展望。

大陸加速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從《民法典》的制定、《刑法》的修正,到發布頂層文件綱領,再到十四五規畫、習近平講話及中央政治局學習文件,反覆強調要落實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科睿唯安(Clarivate)發表2021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工研院連續四年、第五度獲獎,也是亞洲獲獎最多次的研究機構,獲獎次數亦居臺灣機構之首。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智財經營達國際水準,跨域研發布局的廣度與深度具備全球影響力。

中國2016年起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當時就有學者批評鬆綁「一胎化」來的太晚。中國政府8日發布最新人口數據,果然新生兒數量在實施「全面二孩」後連續5年大幅下降,去年出生已報戶口者僅剩1003萬人,與2019年相比大降175萬,中國媒體多以「人口塌陷」形容。按照此一趨勢,今年(2021)中國的新生兒就會跌破千萬大關,甚至連900萬可能都保不住。

台灣去年首度呈現人口負成長,少子化成了國安危機,今天立委邱志偉召開少子化專法公聽會,希望各部會能夠審慎思考制定專法來因應。學者指出,目前政府各部會都有對策因應,但是資源卻沒有整合,建議制定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鼓勵年輕女性進入婚姻。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年。2月20日召開的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對2021年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作了全面系統部署,確保大灣區建設每年都能有一批務實抓手,每年都能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