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者按: 五月中旬台灣新冠疫情延燒以來,已陸續收到美日捐贈的疫苗,相較於美日兩國捐贈的疫苗全數到貨,台灣採購的國際疫苗卻僅零星來台,甚至無法確定到貨時程,到底疫苗採購過程出了什麼問題?在變種變毒肆虐全球,各國開始超前部署取得追加疫苗時,台灣政府該如何取得先機?

綜合媒體報導,專家警告,美國聯準會(Fed)上周意外暗示政策立場轉「鷹」,可能重創全球金融市場的「通貨再膨脹行情」,投資人應慎防市場大幅回檔,Fed轉鷹可能引發美股回檔10%至20%,新興股市前景也籠罩陰霾,銅價短期可能跌破每噸9,000美元。

編者按: 疫情延燒,新冠疫苗為全民關注焦點,網路上真假訊息不斷,日前媒體報導「mRNA 疫苗技術發明者怒了 後悔打了莫德納」的訊息,目前已被國外查核媒體認證訊息不實。到底疫苗的技術為何?對人體是否有害?以下為整理報導。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鮑爾表示,隨著經濟繼續從大流行的影響中甦,未來幾個月就業增長應該會加快,暫時的通脹壓力應該會緩解。他在國會山莊準備的證詞中也強調「經濟已經持續改善」,並指出國會和美聯儲在疫苗接種和廣泛刺激措施方面取得了進展。他也將出席眾議院冠狀病毒危機小組委員會,討論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美聯儲為支撐經濟所做的努力。

編者按: 6月15日起開放AZ疫苗擴大接種,其中以75歲以上長者(含65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者)人數最多,20日進入施打疫苗第7天。不過全台傳出超過70人接種AZ疫苗後猝死,死因是否與接種疫苗直接相關,仍有待釐清。但AZ疫苗缺乏亞洲長者安全數據為真,到底要如何因應,人民有其他選擇嗎?成為政府應面對的問題。

《日經》報導指出,有觀點開始擔憂源自中國的通貨膨脹。據悉,由於中國勞動力減少,「世界工廠」的工資上漲,將推高各國的物價。長期持續的低通膨時代有可能迎來轉捩點。

澳洲執政聯盟內部對氣候變遷政策看法不一,導致聯盟內小黨國家黨今天改選出喬伊斯(Barnaby Joyce)出任副總理,他可能會挑戰澳洲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原已猶豫不決的行動。

編按: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物價都在上漲,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警告,可能會威脅到全球經濟。中國北京方面正在迅速採取行動,保護它的工廠和工作場所不受成本上升的影響。政府勸阻鋼鐵和煤炭生產商不要提價,並已發誓要調查並監管金融擴張、消費金融使用、虛擬貨幣過熱,市場哄抬價格和囤積居奇行為等,以平衡民生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