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來不了只靠捐贈 台灣採購出了什麼問題?

編者按:

五月中旬台灣新冠疫情延燒以來,已陸續收到美日捐贈的疫苗,相較於美日兩國捐贈的疫苗全數到貨,台灣採購的國際疫苗卻僅零星來台,甚至無法確定到貨時程,到底疫苗採購過程出了什麼問題?在變種變毒肆虐全球,各國開始超前部署取得追加疫苗時,台灣政府該如何取得先機?

疫苗採購一團謎 到底何時到貨?

新冠疫情爆發後,蔡政府陸續編列215.5億元特別預算,計劃採購3,000萬劑疫苗,可供60%國人施打。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截至目前已簽約採購近2,000萬劑疫苗,包括1,000萬劑AZ、505萬劑莫德納,以及透過COVAX平台取得476萬劑。

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22日指出,外購疫苗加上國產疫苗,政府共採購了約3000萬劑,如今自購部分只到貨111.66萬劑,到貨率不到4%;光是日本贈送的124萬劑就超過自購目前到貨的,更別說美國送的250萬劑。她表示,政府應捫心自問,從去年到今年,這到貨率是否太低?

針對此事,總統蔡英文解釋,該批1,000萬劑AZ的生產地多為泰國與印度,而泰國和印度的疫情比較嚴重,所以疫苗優先給當地民眾使用,導致供貨吃緊。不過,泰國政府發言人卻表示,曼谷當局並未阻擋疫苗出口。

此外,面對立委質疑不出貨有無違約問題?衛福部等相關單位一時之間都答不出來;民進黨立委范雲甚至主張以「不存在」的《政治檔案法》,將採購過程列為機密檔案而貽笑大方,遭行政院長蘇貞昌公開澄清絕不會隱密。

目前,為了達到更完整的疫苗覆蓋率,衛福部近日規劃再加購1,500萬劑疫苗,預算約126億元,若加上原已編列的預算,整體疫苗預算高達近350億元。隨著預算愈高,疫苗到底何時來的疑慮也愈大,全國民眾都在懷疑,為何只見疫苗預算,卻沒有疫苗?

採購為何失靈 專家三點提醒

根據熟悉生技法規人士表示,首先,國內疫情起初得到控制,政府有意扶殖國產疫苗,對國際採購疫苗不積極;其次,官員心態保守,不願打破既有法規的框架,到了後來卻又不得緊急應變;第三,不願與中國大陸打交道,BNT是由大陸復星代理,即使是東洋董事長林全最早即想引進台灣,後來也破局。綜合三個因素,使得台灣困於缺疫苗的困境。

美國政府昨日運送250萬劑莫德納新冠疫苗給台灣,包括蔡英文總統及衛福部部長陳時中,都對此表達最大謝意。但迄今,我疫苗僅能「受捐贈」。專家認為,這顯示台灣自主防疫的國防能力,出現重大缺口。

對此,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首任疾管局局長張鴻仁多次指出,在制度上,過去政府採購法長久以來僵化的限制,不允許疾管署買「還在臨床試驗中」的產品。雖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澄清,目前已沒有這項問題,但是站在疾管署立場,去年對國際採購預算編列還是過於保守。

張鴻仁指出,目前全球搶疫苗,台灣先前洽購數百萬劑,大廠都不太理,現在應擴大採買數量,增加籌碼,更有談判優勢;向藥廠洽談疫苗一定會觸及交貨量跟時程,萬一拿不到疫苗最大關鍵就是「缺貨」。

相關新聞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