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者按: 新冠肺炎延燒全球已快兩年的時間,在治療該傳染疾病上這兩日又有更重大的突破,美國Merck藥廠宣布其研發的口服新藥「Molnupiravir」,在臨床試驗結果中大幅降低染藝者的住院與死亡風險,若通過美國監管機構的授權,將成為第一個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備受外界關注。

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提升帶動經濟復甦,但供應鏈緊縮恐成為全球回復到疫前常態的嚴重阻礙。全球保險巨頭安聯人壽的顧問兼劍橋皇后學院校長埃里安指出,若供應鏈危機沒能解決,「世界經濟可能再度走下坡,且商品價格將不斷飆漲。」

大陸近期實行嚴格的限電政策,以降低天然氣、燃煤的價格,並達到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然而大規模限電手段將直接衝擊經濟表現,美媒認為,限電政策將導致下游商品全面上漲,通貨膨脹問題一觸即發。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除非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否則長期停滯很可能重現。如果再疊加通脹持續飆升,就可能形成滯脹,給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8日警告,聯邦政府將在10月18日左右耗盡現金,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倒債狀況。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應聲跳漲,美股連日收挫。在通膨、債務違約及減債壓力多方夾擊下,《工商時報》整理報導,全球經濟將面對之衝擊。

在4日舉行的日本臨時國會,日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文雄(64歲)預料將順利就任日本第100任首相,新內閣人事已大致底定。岸田計畫出席10月30、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袖會議(G20峰會)。

蔡政府執政邁入第六年,根據財政部國庫署日前公布資料,六年舉借債務已近2兆元,如今再加上攸關五倍券的紓困振興第四次追加特別預算案,以及未來即將推出的軍購特別預算案,蔡政府舉債預料將超過前朝馬政府;今年度的總舉債額,更高達6,000多億元,創下十年以來新高。

全球主要央行總裁29日警告,阻礙全球經濟成長的供應緊縮情況可能惡化,使得通貨膨脹的時間拉得更長,儘管當前的多種商品勞務價格急升仍應該是暫時現象。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說,通膨令人沮喪,預期會持續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