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性通膨 衝擊全球經濟 台灣能避免?

隨著俄烏戰爭加劇疫後復甦走緩,成長放緩和高通膨所構成的停滯性通膨將重創全球經濟,國際貨幣基金本周將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華爾街銀行高盛則預估,美國經濟未來兩年陷入衰退的機率約有35%。學者示警,台灣最快在第三季、最慢第四季就會出現停滯性通膨風險。

隨著俄烏戰爭加劇疫後復甦走緩,成長放緩和高通膨所構成的停滯性通膨將重創全球經濟,國際貨幣基金(IMF)本周將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華爾街銀行高盛則預估,美國經濟未來兩年陷入衰退的機率約有35%。

根據最新的布魯金斯金融時報追蹤指數,不斷增加的物價壓力、持續下滑的生產成長,以及日益低落的信心,將拖累大多數國家。布魯金斯資深研究員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決策者將面臨「嚴峻的困境」。他並指出,在通膨壓力激增、政策迴旋空間有限的情況下,今年可能充斥地緣政治重組、供應持續中斷,以及金融市場波動等風險。

普拉薩德說,全球三大經濟體各自面臨困境。美國3月通膨率飆升至40年高點的8.5%,聯準會(Fed)真有可能控制不住通膨,恐被迫更激進緊縮貨幣政策,增添2023年成長放緩的風險。

中國大陸的問題出自於堅持清零策略以遏抑激增的新冠確診病例,上海等地的防控措施威脅到消費者支出、投資和生產,而其最新的放鬆貨幣政策可能擴大金融穩定的長期風險。大陸今年成長想達成5.5%的目標,面臨嚴峻考驗。對歐洲來說,大多數國家受俄烏戰爭影響,努力想減少對俄羅斯進口能源的仰賴,信心水準已急劇下滑。

另據高盛預估,美國經濟未來兩年陷入衰退的機率約為35%。高盛經濟學家海濟斯在研究報告說,Fed的主要挑戰是縮小職缺數與求職人數的差距,並使薪資成長放慢至與Fed設定的2%通膨目標步調一致,辦法是藉緊縮金融條件來減少職缺,但又不能導致失業率急升。

要達成所謂的「軟著陸」也許很難,因為從歷史來看,美國職缺數和求職人數的差距大幅縮小,只發生在經濟衰時。海濟斯指出,自二戰以來在美國實施的14個緊縮循環中,有11個是實施後的兩年內陷入經濟衰退,當中只有八個可部分歸咎於Fed緊縮貨幣政策,而近幾次循環更常見到軟著陸或「最溫和的著陸」。他預估,美國經濟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的機率約為1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本周將下調對大多數國家的成長預測,各國財長和央行總裁會在IMF和世銀春季會議上,討論如何應對黯淡前景的方針。他們必須研究出如何在高債負下,解決物價飆漲和升息的危險。

由於全球經濟帶的高度不確定性,加上外媒預估今年全球在高通膨壓力加上經濟疲軟,將陷入停滯性通膨的打擊。

國立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示警,在美國開啟全球升息循環後,全球家戶支出增加,消費力道減緩,在通膨以及全球經濟放緩的夾殺下,台灣最快在第三季、最慢第四季就會出現停滯性通膨風險,且因這是全球性問題,政府所能干預的有限,提醒家戶要謹慎投資,確保現金流無虞。

,為舒緩通膨壓力,由美國率先升息,開啟全球升息循環,這會使得全球家戶房貸支出增加,又因物價已經拉高,民眾若所得沒有增加,消費力道將會減弱,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吳大任還說,台灣現在本土疫情嚴重,多少影響到民眾外出消費,加上物價變高、升息使得家戶房貸支出增加,第二季內需消費勢必不如預期;而外需方面,也因全球需求降溫,將影響貿易量、衝擊台灣出口,以此來看,停滯性通膨風險將在下半年顯現。他說:『(原音)如果我們的消費或者是廠商業績不好的話,其實就是影響到我們經濟成長。所以停滯性通膨的意思就是一方面有通貨膨脹,但是經濟成長又停滯下來,這個就是停滯性通膨,那我的判斷,就是我們有可能在今年最快第三季、最慢第四季,就是停滯性通膨的風險會慢慢浮現。』

吳大任強調,即便政府短期內已經油電凍漲,試圖減少家戶支出,多少能抑制通膨壓力,不過,因為這是全球性的問題,政府能做的還是有限,為因應接下來經濟環境可能出現的巨大改變,提醒家戶、投資人要謹慎,勿讓家戶現金流出現問題。

相關新聞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滿周年,若美國總統川普送高關稅當賀禮,總經學者表示,賴清德將面臨台灣3波經濟衝擊,包括出口熄火、投資停滯、...
新台幣連貶六天後,又重啟強勢升值行情,引發中央銀行的關注。來自外匯市場的訊息顯示,新台幣連二日飆漲,央行雙管齊下調控匯市,...
廣泛而論,主權財富基金(或稱 主權基金 )是由政府擁有、用於投資外國實體或金融資產的基金。積極尋求重返白宮的川普,在二○...
繼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設廠,台積電宣布對美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各界擔憂台灣失去半導體優勢。對此,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