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者按:台灣疫情延燒至今已近一個月,許多產業與家庭生計都備受考驗,六月上路的紓困4.0方案,是否真的有替人民的生活帶來及時雨?還是只能望梅止渴呢?

據《人間福報》社論指出,疫情升溫,許多產業受到影響,暫停營業或宣布倒閉,儘管政府緊急推出了紓困4.0措施,但紓困金額及時程終究有限,許多人仍深陷疫情海嘯中。

台灣水庫即時水情

國內5月爆發本土疫情,衝擊內需產業。主計總處10日指出,5月國內疫情迅速升溫,一下子就進入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對內需產業之負面衝擊可能比去年更大,預計將從工時、薪資減少,逐步擴大到受僱員工人數減少。

今天(15)是第13屆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接受民間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環評委員的最後一天。

國內疫苗數量目前不足,只打一劑或混打疫苗,是接下來民眾可能不得不面臨到的考量,究竟疫苗能不能混打?會有更多副作用嗎?還是效果更好?第二劑延後施打又會有影響嗎?

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FDA 宣布除了最後一支Novavax 疫苗可以採用緊急授權機制外,以後將不再發布EUA 給任何一家疫苗,意味國產的高端、聯亞疫苗,都將面臨無法取得美國認證EUA的狀況。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WHO正在推動疫苗免疫橋接計畫和大規模三期人體試驗,國產疫苗透過這些管道取得國際認同。

台灣新冠肺炎疫苗大缺貨,政府近日已開始針對新年度冠疫苗編列採購預算。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昨(13)日建議,由於歐美大廠因應病毒變異,正在開發第二代疫苗,台灣此時應爭取採購國際大廠2、3,000萬劑二代疫苗,再連同今年缺少的新冠疫苗一次打包買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