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峻與就業嚴峻

據《人間福報》社論指出,疫情升溫,許多產業受到影響,暫停營業或宣布倒閉,儘管政府緊急推出了紓困4.0措施,但紓困金額及時程終究有限,許多人仍深陷疫情海嘯中。

主計總處統計,四月份的失業率較三月下降,然而四月份疫情還算平穩,但失業率和失業人口已經直追去年的水準,令人擔心在五月疫情出現大爆炸後,市況更為蕭條,失業率和失業人口的調查數據必會更往下探。

受疫情衝擊,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家數和人數都增加,且創下今年的新高紀錄。其中,屬於製造業分類的民生工業實施無薪假的情況最為嚴峻,住宿及餐飲業與製造業關聯相較高的批發零售業,無薪假人數、家數均增加,有部分產業實施無薪假人數減少,推估可能是部分業者不堪經營壓力,宣布裁員甚至休業,因此實施無薪假的情況減少。

六月是畢業季,大批社會新鮮人將投入職場,將進一步惡化失業率。據人力銀行yes123求職網新近調查,今年的應屆畢業或退伍的新鮮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七點三想要「先找工作」,高於去年的百分之八十四點一,考慮要繼續進修的人只有百分之十二點七。

此外,有百分之六十二點七的新鮮人表示,已經開始找工作了,比例遠高於去年的百分之六十點三和前年的百分之五十九點三,及大前年的百分之五十八,可知今年的畢業生理解到疫情對經濟可能形成的衝擊,求職的危機意識升高,因此更早開始找工作。

今年找工作的難度明顯提高。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許多行業釋出的職缺減少,因此今年畢業生找工作的平均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十九點三,雖略高於去年的百分之十八點三,卻遠低於前年的百分之二十五點九;尤其今年五月中疫情開始快速轉趨嚴重,專家預期許多企業經營更為保守,延期招聘或減少新聘的現象,明顯增加,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也會更大。

面對就業困難、失業提高的困境,政府的紓困4.0方案,應做仔細的調整。目前勞動部對勞工的紓困及補助,對象是自營作業者與無一定雇主勞工,而經濟部對商業服務業的補助則僅計算正職或全職員工,像「部分工時」等類型的工作者,正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族群,目前勞動部研擬符合規定的打工族可領一萬元,政府應考慮擴大紓困勞工補助的適用範圍,納入非典型工作者。

在直接的補助之外,強化職缺媒合的效率、增加職訓的強度、提供充電計畫,如第二專長的培訓和就業技能的輔導等,都是在職缺有限的前提下,政府可以採取的策略。

失業加遽將是疫情升溫後的最大考驗之一,政府必須趕快採取積極的作為,盡可能降低就業低潮的負面效應。

相關新聞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