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為環評委員名單背書 環團嗆聲:拒絕推薦專家學者

  今天(15)是第13屆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接受民間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環評委員的最後一天。

今天(15)是第13屆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接受民間推薦專家學者擔任環評委員的最後一天,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表示,過去曾經推薦名單卻期待落空,因此本屆拒絕參與推薦,不願為環評委員名單「背書」,未來遴選機制應納入公民參與、公開候選委員背景,並納入各環境領域、性別及原住民族考量。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說,過去曾跟友團共同推薦認為了解環境運動脈絡、更能兼顧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候選名單,後來卻期待落空,雖然有些環評委員願意為環境生態多做思考,但卻「很快就消失在下一屆的環評委員名單上」,甚至有前環評委員直接表明是被「行政院拉掉的」,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以環工背景為主的人選,雖然不會輕易質疑他們對於環境保護的立場,但從環境運動的角度來看,確實不是能夠在同一個脈絡對話的對象。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表示,決定本屆拒絕參與推薦民間環評委員,拒為新一屆民間環評委員名單背書,並提出遴選機制三大呼籲,第一是納入公眾參與,遴選委員組成要有三分之二的民間比例,雖然現在可以由各方提出推薦名單,但最後都是由環保署長決定,很容易存在特定立場。

第二是遴選程序及候選委員的專業背景應公開透明,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說,過去有些爭議來自委員和環評案件開發單位間有技術顧問、委託或其他契約等利益關係,雖然已有審查迴避相關規定,但仍應思考環評委員是否適合由相關開發單位的「御用」專家學者擔任,要求公開「研究背景」與「利益衝突資訊」,由社會公評。

第三是選任環評委員必須兼顧各環境領域、性別及原住民族權益應納入考量,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說,過去名單傾向工程學術背景,並沒有依「遴選要點」兼顧社會經濟面向,造成環評過度側重工程技術的討論,對於社會經濟影響衝擊的評估淪為形式;性別比例也偏重生理男性,從平等性及不同性別觀點角度來看,都不是一個健康狀態,另外環評案件經常伴隨原住民族爭議,應將原住民族納入考量。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