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跨資產賣壓沉重、企業營運成本升高。專家喊布局能源、金融股突圍全球金融市場進入「正常化」流程,然實質利率急升,正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跨資產賣壓,且隨著時序進入秋季,未來幾個月的股市前景也將「蕭瑟」。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第一個任期進入最後半年,過去四年多來,他貨幣政策在求「穩」的原則下,採取更積極的超前部署,今年國內疫情雖嚴峻,但面對高通膨挑戰,啟動升息、轉向緊縮因應,成績外界有目共睹,金融人士認為,楊金龍續任總裁,將有利政策的延續性 。

美國中情局(CIA)在大新聞網公布2021年世界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總生育率,台灣排名最後一名。誰是最後一名並非最重要,而是中情局生育率推估出來的數字還過於樂觀!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都決心讓通脹重新受到控制,這對未來的政策和經濟可能會意味著什麼?

中華經濟研究院本月一日,公布上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 NMI )同步下跌,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指出,全球環境、庫存壓力、俄烏戰爭三大原因,凸顯製造業對於景氣緊縮特別謹慎、保守,第四季景氣可能比原先估測的「再悲觀一點點」。

大陸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主要是疫情反覆、執行嚴格的防疫政策,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大陸官方雖一再祭出振興經濟的刺激措施,但效果有限,改革開放經濟路線內在矛盾浮現。

全國工業總會昨(31)日發布「大陸疫情及封控對台商影響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有近八成大陸台商不論是訂單還是利潤都受到衝擊,且有超過六成台商表示將「增加大陸以外地區投資」,更有近一成台商表示,因封控影響,考慮將產線自大陸遷出。

牽動中共政壇未來五年權力布局的中共20大時間敲定,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開會議,決定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20大),並於10月9日先召開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19屆七中全會)。也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繼續第三任總書記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