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你是住在缺水危險城市嗎?地球升溫導致全球氣候極端化,有調查發現到了2036年,南科、竹科所在地用水緊張,預估新竹縣市每日缺水量達18.5萬噸、台南縣市22.5萬噸,而缺水情況也會影響到農業耕種,在新竹新豐鄉就有農民用「旱地直播法」,挑戰乾式種稻,來面對極端氣候。

聯合國 開發計畫署七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飆升迫使世界最貧困國家的七千一百萬人民陷入貧窮。

USR(大學的社會責任)與近來興起的CSR(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不同天秤上具同等之重要意義,而到底什麼應該是USR之核心價值?協助在地社區營造?與在地中小學大手牽小手結盟?進行在地為主題之調研與長期觀察監測?透過社團推動在地長照陪伴?似乎這些都應該是答案之一。

歐洲議會6日表決通過,將把天然氣和核能加入歐盟的「永續分類標準」。

中國近幾年從美國、法國到越南,到處購買農地。

為確保電力供應充足,從歐美到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都正擴大採購燃煤,重新轉向這一種汙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而韓國開始走核能政策,各國面臨缺電危機頻想新對策,我國目前朝廢核及天然氣、再生能源為主發展,後續電力是否足夠供應產業,值得思考。

氣候變遷形成極端氣候恐造成環境產業衝擊,為強化台灣氣候預測,科技部支持的台灣區域豪雨觀測與預報實驗計畫(TAHOPE)主要觀察劇烈降雨,科技部次長林敏聰表示,政府將透過編列預算等方式,支持長期研究。

今(2022)年底縣市首長選舉,各式議題與社會行動持續串聯。都市農耕推動團體則拋出「都市農耕政策需求」,呼籲各候選人提出具體政策。自2008年以降,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來20年更有3/4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裡。「支持農耕是有票的」都市農耕網發言人楊志彬說道。

士林區天母SOGO百貨大門正對著德行繽紛農園。圖片來源:都市農耕網提供

都市人口擴張 城市裡的農耕政策需求 更將是未來重要的社會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