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極端氣候全球發威,科技部、中研院等學研單位日前發布台灣氣候變遷報告指出,台灣近50年、近3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夏季長度增加到約120到150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至約20到40天。對此,藍委鄭正鈐表示,綠能缺口還要用火補?暖化加劇只會讓人民痛苦。

近年來,基於環境考量而不願生育的民眾愈來愈多,像是英國哈利王子2019年曾說,出於環境的考量,他和妻子梅根計劃最多生兩個小孩。

工總今日發表白皮書,提出十大建言,尤其關心國內5月2次無預警大停電,要求檢討能源政策。經濟部晚間洋洋灑灑回應,仍說2次大停電是人為疏失,後續會要台電搭配電網新技術等穩定供電。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尹啟銘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提升國際地位是國家要努力的目標,但因此放棄優惠利益勢必會對某些產業部門造成衝擊,甚至因承擔更重國際責任而必須付出更多代價,政府都必須超前規畫相關配套措施做好因應的工作。

中國大陸駐美大使秦剛12日到美國國務院拜會副國務卿薛曼,這是他使美以來首度赴國務院洽公,停留約1.5小時;秦剛表示,會談氣氛良好、深入坦承,願努力減少麻煩擴大合作,事情很多一步步做起,當然談到台灣議題,這是中美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他向薛曼表達中方在此議題上的立場。

約瑟夫‧奈撰文指出,過去冷戰期間,美國的大戰略側重於遏制蘇聯的力量。現在中國的崛起,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不是上世紀的大國競爭。美國邀請其他盟友制定新戰略同時,目標不是要徹底戰勝生死存亡的威脅,而是要進行「有管控的戰略競爭」。且避免妖魔化中國,與中國「合作式競爭」,才有機會看到契機。

聯合國IPCC前天發布氣候報告引發關注,外界疾呼國內減碳腳步要加快,環團指出,2050淨零轉型是台灣一定要走的路,行政院應站出來統籌落實碳定價制度,否則若只有環保署重視氣候變遷,而放任各部會持續消極以對,台灣將會拖垮全球減碳工作。

5月底全台進入汛期,水情獲得紓解。水利署今天表示,地下水為乾旱時穩定的救災水源,目前包含地層下陷的彰化與雲林地區在內,多數地下水水位已明顯回升,上升幅度最高到近11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