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灣疫情擴散迅速,單日確診人數已突破兩萬人,雖發病後重症與死亡比例低,但根據美國衛生單位估計,約有1成的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即新冠後遺症),目前該症狀種類高達200多種,且有研究指出67%的長新冠患者都曾出現認知障礙。可見疫情的造成社會的傷害,除須長期觀察,短期內也難有終結。

俄烏戰爭明面上是兩國新仇舊恨累積爆發的結果,但背地裡不脫美國運籌主導的力量。戰爭爆發後,拜登屢次抨擊俄羅斯總統普亭對平民的不道德攻擊,也表明美國會堅定支持烏克蘭為其自由、民主和生存而戰。將俄烏戰爭包裝為民主對抗極權,正義捍衛侵略,並號召相同信念的國家加入其陣營。俄國也不甘示弱,並警告美國及北約等國家如再繼續支援烏克蘭,將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真實」危險。雙方各自拉攏同盟,將世界一分為二,「全球化」瓦解成二個「半球化」。

美國聯準會(Fed)轉鷹派,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破2.9%,台債10年券殖利率4月以來也站穩1%之上,4月底更來到1.27%,券商指出,這顯示市場超低利率已成過去,企業以低成本發公司債籌資的黃金時期也「回不去了」。

《經濟日報》整理報導,疫情、烏俄戰爭、供應鏈問題與大宗物資上漲等影響,全球通膨危機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皆超乎預期,加上世界經濟復甦開始轉弱,停滯性通膨危機警鈴大響。

《經濟日報》伊爾艾朗專欄指出,多年來,金融市場一直受益於貨幣政策的厚賜,而全球經濟在總需求不足之際也依賴各大央行,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的支撐。但現在隨著央行體認到經濟問題不在需求疲軟,而是供給不足,於是影響金融市場的決定性因素也出現轉變。

鯨豚、海龜、黑嘴端鳳頭燕鷗及三棘鱟等,深受國人注目的海洋野生動物,除了《野生動物保育法》依法保育及科學調查監測,海保署進一步提出保育計畫(草案),期待以具體行動擴散保育效果。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陳美融指出,2030年全球碳排必須減半,才能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目標。台灣許多企業為價值鏈上游的製造代工,必須能精準計算排碳量,才能設定淨零碳排目標,進而努力去達成目標。

苗栗縣 石虎 最新調查穩定族群約350隻,縣府今年編列836萬元獎勵 生態保育 ,其中「友善 農地 給付」項目,縣府還幫參加農友採樣381項農藥殘留安全檢出,石虎掛保證好生態有助農產銷售,創造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