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發表在《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1期(2012年6月),頁207-213。
為甚麼道德要關注「受苦」?關於「道德進步」的一項補充
Why Should Morality Care About Suffering? A Further Comment on ‘Moral Progress’
錢永祥
「道德進步」是一個牽涉深廣的議題,它不僅關係到我們對於歷史、社會、人性的理解,...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40期(2012年3月),頁203-217;
《南方週末》2012年3月29日E24頁
「道德進步」:一本書與一種歷史觀
一、前言
幾年以來,我的心裡時常縈繞著兩個問題:我想知道自由主義如何看待歷史,也想瞭解人類的動物倫理意識之演變該用甚麼樣的歷史觀來敘述。這兩個問題都涉及了對歷史的理解方式,...
在時代經歷重大變動或者社會做了重大轉型之時,常伴隨有大角度意識形態之改變,譬如中國即在國共對抗之時高舉左派與社會主義標誌而勝出,看起來也是因為契合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但時代與世界形勢不停的變化,社會也會跟著調整,雖然一般人缺乏危機感,總是會在剛開始時忽略掉機會成本 (也就是若執著不改變,則會失去當改變時可能會獲得的更多利益),而且太過在意失去沉沒成本 (對已經投資建立的過往或成本,在面對新變局時其實已無再予考慮保存或惋惜失去之必要),...
帝都香火
史家呂思勉嘗言,人於社會安定之時祈求福報,亂世之時則祈求平安,凡此皆係宗教信仰不管在任何朝代皆得以昌盛之因。因此帝都遠近寺廟原無大小,不過是人民百姓祈求之地。在舉國崇信佛教之時,帝都香火絕不落人後;惟政治凌駕宗教之時,帝都香火最多祇是蓄勢待發。但是歷史上的微小擾動,難以封擋天下百姓人心之常,新生的草原處處在尋找突圍的機會。
順著塔尖的紅星星跑過去...
(一) 國土監測,基本資料不足
「有人問,如果莫拉克颱風這場雨下在臺北,結果會如何?」我的看法是,臺北地區的洪水預警系統相當不錯,如果這場超大豪雨真的下在臺北,情況應該不會像南部如此手忙腳亂。但可惜的是,臺北以南地區,就完全沒做洪水預警系統,因為沒有資料。好的預警系統,背後一定要有完整的資料庫,然而過去大家都不重視資料的蒐集,比方說福衛二號衛星天天飛過臺灣的上空,其所收集到的龐大資訊,卻都沒有成為國土規劃的憑據。...
高雄市政府今(27)日召開永續發展會議第二屆第一次大會,發布最新人事,副召集人余範英於6月聘任,任期自102年3月至104年2月,同時,今日會議通過「2013高雄市低碳城市行動計畫」及「生物多樣性短中長程推動行動方案」討論案,期許持續推動城市發展,打造高雄為健康低碳綠色生態城市,展現邁向綠色首都更進一步的願景與決心。
會中分享高雄市「太陽光電推廣成果」、「30分鐘生活圈─交通轉運中心建置計畫」、全國首創的「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及「...
假如順著這條路,就可以找到達摩
有人安排我去參加佛醫大會,同時拜見少林寺的大方丈,這在古代一定是不得了的陣仗,嵩山少林更是我們這一代人尋求禪武醫合一的原鄉,心理的戒慎恐懼那是不用說了,也懷著一種歷久而彌新的信念,認為已經走了六十幾年,現在終於比較靠近了,假如順著這條路,應該可以找到達摩吧!
清煙梵唱松林間
越過這山
梵唱乘著清煙
在松風護送下...
青山依舊在
北魏以降人間嘗試行佛法,當社會能夠平平安安過日子時,主動的善心顯現在做一生的功德,亂世時則人民四處祈求平安,盛世之際朝廷展威儀,所以石窟連綿佛雕處處,原係全民運動。可惜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伊水左岸的龍門西山石窟歷經風化、唐末毀佛滅法、民初盜鑿盜賣,已非原來面目。惟更大的可能浩劫正在後面追趕,文革初起,破四舊拆佛像,逐漸波及洛陽,白馬寺與龍門石窟差點全面被毀,據當地傳聞,幸賴洛陽農機學院資深紅衛兵組織出面化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