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活動》國土計畫法後續作為

過去因無上位的國土計畫法,先有都市計畫、再做區域計畫,國土規劃較無章法,違建濫墾、開發圈地或浮濫徵收久為國人詬病。《國土計畫法》施行後,確立其最高指導原則,地方將依據四大功能分區建立其國土規劃,並在六年後取代現行區域計畫。

然而,《國土計畫法》只是第一步,後續須持續研訂許多配套子法,相關機關之協調整合都須強化,民間團體也須監督政府國土計畫的施行。有鑑於此,本次專家會議之舉辦,期望能透過資訊公開之方式,讓各方了解當前本法的準備情形,並討論與建議後續的因應作為。

《國土計畫法》公布後,預計將有20個子法待訂,後續仍有諸多挑戰,包括:(一)相關法律如《區域計畫法》之過渡銜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國土之調適,《海岸管理法》、《濕地保育法》有關「海洋資源地區」的整合等問題,應未雨綢繆;(二)一定規模以上部門計畫,相關部會在先期規劃階段如何依第十七條規定徵詢、協調、整合或決定;(三)因應氣候變遷和國土保安,有關生態敏感地區或災害風險地區之調查、統合、資訊揭露與如何納入國土計畫,有待進一步強化;(四)國土保育基金的額度和補償方式,須預為精算;(五)中央與地方對於土地分區的看法、管制績效和是否儲備發展用地,必須強化溝通;(六)國家級國土規劃研究專責之法人或機構,如何整合或指定,攸關規劃品質;(七)《都市更新條例》遲遲無法修正通過,在因應最近環太平洋地震頻發威脅下,大規模「公辦都更」或「都市再生」,應如何推動,或如何與國土計畫配合,極為迫切。上述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討論。

專家學者與代表

余範英董事長

邱文彥教授

李鴻源教授

陳伸賢教授

林盛豐教授

華昌宜教授

李永展教授

劉欣蓉教授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離島處郭翡玉處長

內政部城鄉分屬陳繼鳴分署長

內政部營建署蔡玉滿科長

內政部營建署都更組代表

新北市政府代表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衛福部 長 石崇良 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6日中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結構性壓力,並在維持一般健保費率不變的前提下鞏固財務,衛福部宣布啟動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的重大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