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在4日舉行的日本臨時國會,日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文雄(64歲)預料將順利就任日本第100任首相,新內閣人事已大致底定。岸田計畫出席10月30、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袖會議(G20峰會)。

蔡政府執政邁入第六年,根據財政部國庫署日前公布資料,六年舉借債務已近2兆元,如今再加上攸關五倍券的紓困振興第四次追加特別預算案,以及未來即將推出的軍購特別預算案,蔡政府舉債預料將超過前朝馬政府;今年度的總舉債額,更高達6,000多億元,創下十年以來新高。

歐美英央行示警,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惡化,進一步推升通膨走高,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同時預期,通膨壓力可能延續到2022年。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迄今近1年半,隨著全球各國開始走向與病毒共存,該條例是否應重新檢討引發外界關注。立院九月三十日召開公聽會,多數與會學者主張,該條例除了欠缺明確原則,也沒有最長時間限制,立法院應思考修法。

倫敦智庫「能源轉型委員會」最新報告呼籲,即將於11月登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應進一步關注暖化效果遠比二氧化碳嚴重的甲烷(Methane)減排工作,甚至能藉此彌補各國二氧化碳減排成效的不足。

外媒報導,美國距離史上首次聯邦債務違約,可能只有數周之遙:這一天可能發生在10月19日前後。

全球貨幣政策已經從放鬆轉向收緊。上周繼挪威之後,巴基斯坦、匈牙利、巴拉圭及巴西等四個新興經濟體相繼升息,美國聯準會(Fed)與英格蘭銀行(央行)也明示貨幣政策將趨於收緊。各國央行已不再「使盡渾身解數」,以確保家庭、企業及政府能夠以超有利的利率借到資金。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經建會副主委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通膨完美風暴已然成型,形成主因有:全球化的退潮、供應鏈成本增加、環保意識抬頭令生產成本增加、當國際運費受疫情影響大幅飈升、疫情對各產業影響有正有負、最後一項會推升通膨的就是工資。以上衝擊「通膨還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