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暖化 減排甲烷更有效

倫敦智庫「能源轉型委員會」最新報告呼籲,即將於11月登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應進一步關注暖化效果遠比二氧化碳嚴重的甲烷(Methane)減排工作,甚至能藉此彌補各國二氧化碳減排成效的不足。

英國《衛報》9月30日報導,甲烷是石油與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在生產與提煉、甚至運輸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設備老舊而大量外洩。由於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0倍,若降低甲烷排放,將能有效減緩氣候變遷。

該報告強調,化石燃料業若更新設備與製程,降低甲烷排放,不僅有助環保,也可提升產能。據估計,若產業界配合,2030年前將全球甲烷排放降低40%,是可以具體實現的目標,成本也相對低廉。

除了大量減少甲烷排放,報告也指出,協助發展中國家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推廣鋼鐵業走向低碳排的「綠色鋼鐵」(green steel)等,都是可行方案。

在開採石油與天然氣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大量甲烷外洩。圖為美國賓州的天然氣儲存設施。(達志影像/美聯社)

輸送管線老舊,可能會造成甲烷外洩,加劇地球暖化。圖為美國加州的天然氣管線。(達志影像/美聯社)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